【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其涉及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航天工业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高推力、减轻重量、降低燃料消耗等。传统金属材料在满足这些要求方面受到限制,而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热稳定性,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一般通过纤维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壳体模具上。在纤维缠绕壳体上存在较多定位件的装配或缠绕粘接,由于定位件的定位不准确常常会出现尺寸不合适,需要多次的拆装反复调试,才能到达要求,浪费时间和精力。
2、针对以上背景并结合现有技术所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来进行定位件的高精度定位,减少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定位精度达到0.2mm。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中心轴横穿纤维缠绕壳体,通过平键使纤维缠绕壳体在中心轴上周向定位,且通过挡板和限位盘对纤维缠绕壳体在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其组成包括:定位支架组件(1)、夹紧盘(2)、限位盘(3)、中心轴(4)、纤维缠绕壳体(5)、安装组件(6)、夹持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1)其组成包括:定位支架(1-1)、滑道一(1-2)、滑道二(1-3);定位支架(1-1)整体呈碗状空心圆台,并进行镂空减重处理,定位支架(1-1)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1),定位支架(1-1)表面呈圆台锥面形式,圆台锥面每隔90°设有安装槽一(1-1-2)、安装槽二(1-1-3)、安装槽三(1-1-4)、安装槽四(1-1-5),安装槽一(1-1-2)中间位置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其组成包括:定位支架组件(1)、夹紧盘(2)、限位盘(3)、中心轴(4)、纤维缠绕壳体(5)、安装组件(6)、夹持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1)其组成包括:定位支架(1-1)、滑道一(1-2)、滑道二(1-3);定位支架(1-1)整体呈碗状空心圆台,并进行镂空减重处理,定位支架(1-1)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1),定位支架(1-1)表面呈圆台锥面形式,圆台锥面每隔90°设有安装槽一(1-1-2)、安装槽二(1-1-3)、安装槽三(1-1-4)、安装槽四(1-1-5),安装槽一(1-1-2)中间位置设有长方通孔一(1-1-6),长方通孔一(1-1-6)左侧设有传感器固定槽(1-1-7),传感器固定槽(1-1-7)上侧设有电机支架;滑道一(1-2)、滑道二(1-3)沿着长方通孔一(1-1-6)分别平行安装在上下两端;夹紧盘(2)结构与三抓卡盘类似,并通过螺栓与定位支架(1-1)固连;限位盘(3)中间设有螺纹通孔;中心轴(4)为空心轴,两端设有轴向定位台阶,中心轴(4)一端定位台阶右侧设有挡板,挡板右侧设有键槽,另一端定位台阶上设有螺纹,且定位台阶左侧设有键槽;中心轴(4)穿过定位孔(1-1-1),通过平键对纤维缠绕壳体(5)周向固定,限位盘(3)通过螺纹与中心轴(4)连接,纤维缠绕壳体(5)一端与挡板接触,另一端与限位盘(3)接触,实现轴向固定,通过旋紧夹紧盘(2)将定位支架(1-1)固定在中心轴(4)上;安装组件(6)组成包括:电机(6-1)、滑台一(6-2)、丝杠(6-3)、线性传感器(6-4)、滑台二(6-5)、光杠(6-6)、主尺(6-7)、副尺(6-8);电机(6-1)通过螺栓固定在传感器固定槽(1-1-7)上侧电机支架上;滑台一(6-2)上端及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底部设有滑槽一(6-2-1);丝杠(6-3)穿过中间螺纹孔与滑台一(6-2)连接,丝杠(6-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6-1)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长方通孔一(1-1-6)右侧槽壁上;滑槽一(6-2-1)安装在滑道一(1-2)上;线性传感器(6-4)通过螺钉固定在传感器固定槽(1-1-7)中;滑台二(6-5)中间设有通孔一(6-5-1),其底部设有滑槽二(6-5-2);光杠(6-6)穿过通孔一(6-5-1)与滑台二(6-5)连接,光杠(6-6)两端分别固定在长方通孔一(1-1-6)左右两侧槽壁上,滑槽二(6-5-2)安装在滑道二(1-3)上;主尺(6-7)右端设有螺纹孔,副尺(6-8)左端设有凸台,且凸台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主尺(6-7)与副尺(6-8)滑动接触,主尺(6-7)右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台二(6-5)下面,副尺(6-8)左端凸台通过螺钉与滑台二(6-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缠绕壳体封头段定位件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组件(7)其组成主要包括:调节旋钮(7-1)、端盖(7-2)、连接柱(7-3)、压力传感器(7-4)、弹簧(7-5)、夹爪定位柱(7-6)、连杆一(7-7)、连杆二(7-8)、连杆三(7-9)、连杆四(7-10)、夹爪外壳(7-11)、夹爪一(7-12)、夹爪二(7-13)、夹爪三(7-14)、夹爪四(7-15);调节旋钮(7-1)底部设有螺纹孔;端盖(7-2)中间位置设有通孔二(7-2-1),两侧设有凸台一(7-2-2)和凸台二(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江,吴昊,王洪运,孙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