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
技术介绍
1、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能量传输的技术,可以实现无需接触电源的充电方式,具有方便、安全、环保等优点。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手表、耳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中。在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它们往往只能单独使用,难以在充电范围和效率上做到兼顾。此外,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遇到无外接电源的情况,这时传统的无线充电模块就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手机电量不足,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
技术介绍
,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线充电装置它们往往只能单独使用,难以在充电范围和效率上做到兼顾。此外,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遇到无外接电源的情况,这时传统的无线充电模块就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与移动电源模块,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通过第一磁性插头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第一无线充电模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的一侧通过第二磁性插头连接移动电源模块。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升压板,升压板的上端电连接电源接口,升压板的下端电连接控制器。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电源模块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电源控制模块的上端设置有状态指示灯。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第二无线充电线圈、升压板、状态指示灯之间进行电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通过本充电线圈,第一磁性插头可以实现两个无线充电模块的串联组合,增加了无线充电的范围和效率,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拆卸和安装不同数量的无线充电模块,实现了模块化和灵活化的特点,当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磁性插头连接移动电源模块,实现了通过移动电源模块对充电线圈进行供电,且可以对移动电源模块的快速连接和断开,以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电源供应,同时可以通过状态指示灯显示当前的剩余电量和充放电状态,实现了便携化和安全化的特点,增加了该充电线圈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电源控制模块(6)与移动电源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通过第一磁性插头(5)连接电源控制模块(6),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电源控制模块(6)的一侧通过第二磁性插头(11)连接移动电源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线圈(3)与第二无线充电线圈(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6)的内部设置有升压板(9),升压板(9)的上端电连接电源接口(8),升压板(9)的下端电连接控制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模块(7)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3),电源控制模块(6)的上端设置有状态指示灯(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电源控制模块(6)与移动电源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通过第一磁性插头(5)连接电源控制模块(6),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电源控制模块(6)的一侧通过第二磁性插头(11)连接移动电源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无线手机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1)、第二无线充电模块(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线圈(3)与第二无线充电线圈(4)。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