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分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956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单元,包括壳体、辅助电源、电表、PDU模组和铜排,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PDU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辅助电源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收容腔且正对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电表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铜排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开口。本技术实现功能模块化。可以简化充电桩机柜内部布局,使得充电桩机柜内部空间得以释放,同时机柜外壳不需要大量压铆来安装部件,提升外观美感。功率分配单元与充电桩系统解耦,从而可以单独生产备货,单独测试,单独包装运输到现场安装,改善充电桩生产交付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功率分配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分配单元。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通信能源及储能设备的普及,充电设备越来越多,然而,当前充电桩、储能设备等内部配电器件,大部分与机柜不解耦,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增加了充电桩行业的定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分配单元,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桩、储能设备等内部配电器件与机柜不解耦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单元,用于充电桩,功率分配单元包括:壳体、辅助电源、电表、pdu模组和铜排,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pdu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辅助电源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收容腔且正对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电表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铜排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开口。

3、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分配单元还包括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分配单元,用于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辅助电源、电表、PDU模组和铜排,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PDU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辅助电源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收容腔且正对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电表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铜排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单元还包括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的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的部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电源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分配单元,用于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辅助电源、电表、pdu模组和铜排,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pdu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辅助电源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收容腔且正对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电表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铜排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单元还包括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的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的部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电源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辅助电源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所述壳体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开口外且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单元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壳体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功率分配单元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于所述第四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刘杰雷彪岳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