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879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隔膜加入三面密封铝塑膜袋,滴加电解液,放入真空烘箱抽真空,确定最大真空度;选取电池体系,根据电池正负极和隔膜的孔隙体积确定注液体积V<subgt;1</subgt;,获取最佳注液量区间;根据最佳注液量区间的下限值进行梯度注液,每次注液量为预设量,获取每次注液后的电池欧姆内阻R、厚度δ<subgt;1</subgt;、厚度δ<subgt;2</subgt;、库伦效率和容量;根据厚度δ<subgt;2</subgt;与厚度δ<subgt;1</subgt;的大小比较、电池欧姆内阻、库伦效率和容量确定最佳注液量。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因为电解液注液量过少和过多造成的电池性能下降及电池制备中的问题,提高软包电池的一致性,减少实验试错成本,加快高性能软包电池研制速度,提高设计平台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软包锂离子电池具有形状灵活、循环好、倍率性、可制备大容量电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无人机、3c消费等领域中。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主要作用是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传导离子。

2、软包锂离子电池在注液前需要先设计好电解液注液量,具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当电池的注液量过多时,加压化成时容易造成电池内部压力过大,导致封边爆口、漏液、外观腐蚀以及电池发软,严重影响电池外观或者电池直接失效;电池在化成后抽真空过程会有大量电解液抽出,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造成电解液浪费,且会腐蚀抽真空设备,最终隔膜和极片之间界面层增加,造成电池电性能下降;即使将添加过多的电解液抽出来,被抽出的电解液的量值也存在差异,导致同一批电池,注液量产生差异,使电池一致性下降。电解液注液量不足会使电池的内部孔隙无法完全填充,即正负极片及隔膜都不能够完全浸润,导致电池内部界面阻抗增大,电池的首效降低,电池的倍率循环性能急剧下降,甚至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无法顺利的在正、负极之间进行脱嵌,进而形成锂晶枝,锂晶枝会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严重影响电池安全性能。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专利cn105787140a提出了确定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保有量和注液量的方法,此方法计算只考虑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的孔隙,并没有考虑隔膜和极片之间、电芯和铝塑膜之间的孔隙,以及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不同温度下电解液密度等变量的情况,该方案通过一个注液系数来大致预估电解液用量,该方法精度不够高,且最佳的注液量不一定符合规范;专利cn110895596a提出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注液量计算方法,该方案通过压实密度体积来确定电解液理论体积,虽然确定电解液的体积简单,但是这个值跟实际电解液理论体积没有明确的逻辑关联,该方案只证明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性能有影响,电解液系数和安全电解液量设计不具有普适性;专利cn116937088a提出了一种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专利考虑了自由体积,但没有理解自由体积存在的底层逻辑,电池的设计参数改变,需要进行重新摸索最佳注液量,且需要通过测试循环寿命来确定最近的注液量,测试周期长;专利cn113433465a提出了一种确定电池中电解液的注液量的方法,本方案采用比较传统电解液方法,通过ah/g确定较宽的电解液注液方法,在通过测试验证,确定电解液的注液量。此方案在初始电解液范围选择就存在不准确,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理论容量和密度,ah/g跟实际电解液理论体积没有明确的逻辑关联,工作量大,无法避免第一次研究存在电解液过量对设备的损伤,也存在最佳注液量不在研究区间的风险;专利cn106595823b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最大注液量快速评测方法,考虑对空余体积进行修正,但此专利是通过对比正负极分开的吸液量和电芯的吸液量来进行修正,两种洗液量测试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测试准确度不够,且每次设计参数改变需要重新测试,工作量大,且认定电池空间是固定的,而对于软包电池来说,电池厚度会随抽真空程度及注液量而改变。

4、可见,目前关于注液量的方案中,都没有考虑极片和隔膜之间的界面层对注液量的影响,也未考虑通过优化界面层提升电池性能,因此无法快速精确优化软包电池注液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将隔膜加入三面密封铝塑膜袋,滴加电解液,放入真空烘箱抽真空,确定最大真空度;

3、选取电池体系,根据电池正负极和隔膜的孔隙体积确定注液体积v1,获取最佳注液量区间;

4、根据最佳注液量区间的下限值进行梯度注液,每次注液量为预设量,获取每次注液后的电池欧姆内阻r、厚度δ1、厚度δ2、库伦效率和容量;其中,厚度δ2为最大真空度条件下的厚度;

5、根据厚度δ2与厚度δ1的大小比较、电池欧姆内阻、库伦效率和容量确定最佳注液量。

6、其中,确定最大真空度的方法包括:

7、步骤s1:确定气压区间;

8、步骤s2:根据所述气压区间计算预设真空度,根据所述预设真空度抽真空后,获取铝塑膜袋的温度,判断温度是否稳定;

9、步骤s3:根据所述稳定状态调整真空程度;

10、继续执行步骤s1的操作,直到气压区间的上下值差值小于0.5kpa时停止优化,此时取气压起点区间下限值为最大真空度。

11、其中,注液体积v1的计算方法为:v1=v正+v负+v隔膜,其中,v正为正极片孔隙体积、v负为电池负极料区孔隙体积、v隔膜为隔膜孔隙体积。

12、进一步的,获取最佳注液量区间的方法包括:

13、确定注液量区间[v1×ρ,3v1×ρ],其中,ρ为电解液密度;

14、将待注液电池进行注液,注液量为设定注液量;

15、注液后,在40-60℃下搁置24-48h,按比最大真空度少3-15kpa的压力抽真空;

16、根据是否有电解液抽出实现注液量区间优化;

17、根据注液量区间优化判断最佳注液量区间。

18、进一步的,根据是否有电解液抽出实现注液量区间优化包括:

19、如果无电解液抽出,将预设注液量上调;

20、若有电解液抽出,将预设注液量下调;

21、设定最佳注液量区间差值标准t,且t=αv1×ρ,其中:其中α为系数;系数α其取值范围为0.1-1,且系数随极片厚度增加而减少;

22、重复执行以上操作,直到当注液量区间大注液量无电解液抽出,注液量区间差值少于t时,停止最佳注液量区间优化;

23、根据注液量区间优化判断最佳注液量区间指:停止最佳注液量区间优化时的注液量区间为最佳注液量区间。

24、进一步的,根据厚度δ2与厚度δ1的大小比较、电池欧姆内阻、库伦效率和容量确定最佳注液量指:

25、当δ1<δ2且容量和库伦效率在稳定区间时,电池δ2最小值对应注液量为最佳注液量;

26、当δ1>δ2且容量和库伦效率稳定区间时,最小的电池内阻r最小值对应注液量为最佳注液量。

27、最佳注液量表示为:

28、v2=m/ρ-v1,v2=2δ3×s隔膜,且v2=2δ3×s隔膜,其中,s隔膜为隔膜面积、δ3为最佳注液量时的厚度、m为最佳注液量;

29、软包电池在同体系下最佳注液量为:m=(v1+v2)/ρ=ρ(v1+2δ3×s隔膜)。

30、其中,每次注液后的处理方法包括:

31、将电池在35-45℃下搁置12-36h,按比最大真空度少3-15kpa进行抽真空,记录此时内阻值为r、记录厚度为δ1;

32、上夹板,以0.05c-0.1c充放电全区间化成,在0.2c-0.5c全区间充放电2次,获取库伦效率和容量;按最大真空度进行抽真空,记录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最大真空度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体积V1的计算方法为:V1=V正+V负+V隔膜,其中,V正为正极片孔隙体积、V负为电池负极料区孔隙体积、V隔膜为隔膜孔隙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佳注液量区间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有电解液抽出实现注液量区间优化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其取值范围为0.1-1,且系数随极片厚度增加而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厚度δ2与厚度δ1的大小比较、电池欧姆内阻、库伦效率和容量确定最佳注液量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注液量表示为:V2=M/ρ-V1,V2=2δ3×S隔膜,且V2=2δ3×S隔膜,其中,S隔膜为隔膜面积、δ3为最佳注液量时的厚度、M为最佳注液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注液后的处理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最大真空度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体积v1的计算方法为:v1=v正+v负+v隔膜,其中,v正为正极片孔隙体积、v负为电池负极料区孔隙体积、v隔膜为隔膜孔隙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佳注液量区间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有电解液抽出实现注液量区间优化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月娇邓治夏张红梅张亮罗凤兰付微婷向斌徐星杨中发刘江涛王庆杰袁再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