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78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4
本技术提供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漏电检测传感器在使用时,其通常通过将进线和出线同时穿入孔内的方式进行检测处理,但进线和出线在穿过的同时其缺乏约束结构,使其在检测过程中易与通孔内壁发生接触,导致在孔内位置发生失衡时影响正常检测的问题,包括:检测部;固定外壳的内部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部的外部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内部设有束线部。通过将束线弧板的外壁上固定约束插块,以便通过滑动与调节槽内壁进行接触的同时,便于通过转动的方式对收缩的束线弧板进行约束,以保持收缩状态,便于对穿过的进线与出线进行约束,避免发生失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


技术介绍

1、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在使用前需要使用漏电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以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正常使用。

2、例如申请号为202120374704.0提出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漏电检测传感器,包括方形底座,方形底座顶端中间的两侧均与两个传感器外壳,两个传感器外壳一侧的底端均与电源连接口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电源连接口的一侧均与pcb板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pcb板的顶端均与铁芯线圈组件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本技术转动两个螺纹杆,将两个传感器外壳从方形底座顶端中间的两侧向两边滑动,两个传感器外壳打开内部环形槽,即可将该光伏逆变器的进线和出线从两个传感器外壳的开口处放入内部,解决了现有漏电流传感器的内部是环状的,无法将其打开,当进线和出线传入孔内时操作复杂,影响光伏逆变器绝缘检测效率的问题。

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漏电检测传感器在使用时,其通常通过将进线和出线同时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1);所述检测部(1)包括固定外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01)设置为矩形块装结构,固定外壳(101)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固定外壳(101)的外壁上设有L形支架,固定外壳(101)的内部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部(1)的外部设有调节部(2);所述调节部(2)的内部设有束线部(3);所述调节部(2)包括固定套环(201)、调节槽(202)、约束环(203)以及伸缩插孔(204);所述固定套环(201)固接于固定外壳(101)的外壁上;所述约束环(203)设置为圆环状结构,约束环(203)的外壁上设有截面为T型的环状凸起,约束环(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1);所述检测部(1)包括固定外壳(101);所述固定外壳(101)设置为矩形块装结构,固定外壳(101)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固定外壳(101)的外壁上设有l形支架,固定外壳(101)的内部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部(1)的外部设有调节部(2);所述调节部(2)的内部设有束线部(3);所述调节部(2)包括固定套环(201)、调节槽(202)、约束环(203)以及伸缩插孔(204);所述固定套环(201)固接于固定外壳(101)的外壁上;所述约束环(203)设置为圆环状结构,约束环(203)的外壁上设有截面为t型的环状凸起,约束环(203)的内壁上设有两组相对的弹簧,约束环(203)共设有两组,两组约束环(203)通过环状凸起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固定套环(201)内壁的圆环状凹槽内;所述束线部(3)包括束线弧板(301)、约束插块(302)以及约束架(303);所述约束插块(302)滑动连接在调节槽(202)内,约束架(303)滑动连接在伸缩插孔(204)内;所述束线弧板(301)设置为圆弧板状结构,束线弧板(301)的内壁上设有半圆柱状凸起,束线弧板(301)共设有四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1)包括线圈(102)以及外接插块(103);所述线圈(102)设置为圆环状结构,线圈(102)设置在固定外壳(101)的内部,线圈(102)与固定外壳(101)内部的检测组件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外接插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迟程海玉马如远戴婷王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南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