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软岩大变形地质受困条件下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87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软岩大变形地质受困条件下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旨在解决因护盾变形而制约施工进度的问题。本修复方法自护盾盾尾向掌子面方向依次扩挖成型渐变段及工作段,由此可于工作段内依次施作超前管棚、超前钻孔取芯以及护盾变形部修复,解决了护盾尾部空间受限无法实施上述操作的问题。且由于扩挖区域围岩强度低且松散,渐变段的设置以及渐变段和工作段的分区域对称扩挖,可有效避免单次扩挖半径或扩挖体积过大而导致的开挖面垮塌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tbm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极软岩大变形地质受困条件下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tbm即隧洞掘进机,是一种依靠硬岩刀盘旋转破岩推进,使隧洞全断面一次成形的大型专用装备。它集成了掘进、支护、出渣、运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得隧洞掘进、出碴、衬砌、灌浆、激光导向等工序能够平行作业,实现一次成洞。护盾是tbm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支撑隧道周围的岩土体,防止其坍塌。它通常由坚固的钢制结构组成,能够承受来自周围岩土体的压力,确保掘进过程中的安全;还可以保护tbm内部的机械、电气和液压等关键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可以在掘进过程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

2、tbm在经由高地应力极软岩大变形地质段时,tbm护盾顶部的围岩破碎垮塌后会与护盾间产生干涉,导致护盾受压沉降变形,进而导致拱架支护作业中钢筋排、钢筋网片安装困难,同时碎石无法有效封闭至拱顶,导致tbm底部清渣工作压力巨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软岩大变形地质受困条件下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渐变段扩挖前,于TBM护盾后渐变段对应的拱部150°范围内径向打设注浆小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渐变段扩挖至渐变段轮廓距刀盘轮廓半径差为1.5~1.8m的对应位置处,且渐变段终止端面距离护盾尾部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渐变段扩挖到位后,于拱部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软岩大变形地质受困条件下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渐变段扩挖前,于tbm护盾后渐变段对应的拱部150°范围内径向打设注浆小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渐变段扩挖至渐变段轮廓距刀盘轮廓半径差为1.5~1.8m的对应位置处,且渐变段终止端面距离护盾尾部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渐变段扩挖到位后,于拱部120°范围内继续朝向掌子面方向扩挖至护盾尾部,并进行支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渐变段扩挖到位后,在tbm盾尾处朝向掌子面方向打设对应护盾拱部120°范围内的超前小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护盾变形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徐鹏祖黄大为韩愈王斌李想午赵军刘书良万从喜刘旭良邓文学徐海峰罗霄李亚文颜仁富朱晓亮李俊卯徐麟刘小虎文代伟檀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