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86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属于墙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杆体、与杆体一端连接的安装座以及连接在安装座上的检测组件,安装座上开设有滑槽,其中检测组件包括连接块设置在滑槽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测量杆穿设在连接块上且与其相互垂直,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安装座与测量杆的尾端之间,距离测量机构固定在安装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由检测人员手持杆体控制安装座上的测量杆插入墙体上的裂缝中,利用第一弹性件使得测量杆的前端抵接裂缝的底部,再通过距离测量机构对裂缝的深度进行测量,测量杆能够自动调整左右的位置以及插入裂缝的长度,避免在测量裂缝深度时发生卡死,能够对处于墙体较高位置的裂缝深度进行连续测量,保障墙体裂缝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墙体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墙体裂缝进行检测时,一般由测量人员使用标尺测量裂缝的长度值和各个位置的宽度值,再使用测量杆伸入裂缝中量取深度值,并且测量杆沿着裂缝连续移动能够获得裂缝深度的最大值,才能准确了解墙体裂缝的实际情况。但是当裂缝处于墙体较高的位置时,不仅需要使用设备将检测人员举升至该高度位置后,再使用标尺、测量杆对该位置的裂缝进行测量,而且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使用设备对检测人员的位置进行调整,导致对墙体裂缝检测操作较为不方便。

2、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裂缝位置给检测带来的不方便,多采用在杆体的一端设置探头、带长度检测功能的测量杆。其检测原理为:检测人员手持杆体的另一端站在地面上进行操控,使得探头拍摄裂缝的图片,通过对图片进行数据还原获得裂缝的长度、宽度,测量杆伸入裂缝中后,通过长度检测功能获得测量杆尾端与墙面之间的距离,进而换算获得裂缝的深度值。

3、然而由于墙体裂缝的宽度、深度存在变化,导致检测人员站在地面上由于距离裂缝的位置较远,控制杆体带动测量杆在裂缝中移动量取深度值时,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与所述杆体(1)一端连接的安装座(2)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上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沿垂直于所述安装座(2)的方向贯穿所述安装座(2),其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位于其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直线阻尼器(31),所述直线阻尼器(31)与所述滑槽(21)相互平行,所述直线阻尼器(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21)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与所述杆体(1)一端连接的安装座(2)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上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沿垂直于所述安装座(2)的方向贯穿所述安装座(2),其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位于其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直线阻尼器(31),所述直线阻尼器(31)与所述滑槽(21)相互平行,所述直线阻尼器(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21)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4)前端的横截面由靠近所述安装座(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4)的尾端设有支撑板(41)且与其相互垂直,所述测量杆(4)沿其圆周方向与所述支撑板(4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5)远离所述安装座(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1)连接,所述距离测量机构(6)位于所述支撑板(41)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4)上同轴套接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与测量杆(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管(42)穿设在所述安装座(2)上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5)远离所述支撑板(4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5)与所述测量杆(4)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墙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杆(43),所述第二导向杆(43)穿设在所述支撑板(41)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