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推模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显示回推力值的公端子回推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设备压强检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压强检测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在检测时公端子未插入到位则可以被推出,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检查的方式发现不良,若无法被完全推出则容易误判通过,会影响检测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导致设备不合格,影响合格率;目前测力座板的支撑结构简单,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测力座板受力不均匀导致偏移,影响检测出来的数据;因此设计可以自动完全将公端子推出到位,无需人工检查,保证数据准确性及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测力座板受力不均匀导致偏移的现象的一种可以显示回推力值的公端子回推模块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显示回推力值的公端子回推模块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公端子未插入到位则可以被推出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检查的方式发现不良,若无法被完全推出则容易误判通过,会影响检测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导致设备不合格,影响合格率及目前检测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显示回推力值的公端子回推模块结构,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方槽(3)、固定块(4)、第一定制推力探针(5)、固定轴(6)、力传感器本体(7)、导柱(8)、浮动力传递单元(9)、测力座板(10)、安装孔(11)和弹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2)上设置有力传感器本体(7),力传感器本体(7)的顶部贴合有测力座板(10),测力座板(10)上均匀设置有浮动力传递单元(9),浮动力传递单元(9)中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4),第一限位孔(14)中套接有第一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3)的底部套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底端紧贴在第一限位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显示回推力值的公端子回推模块结构,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方槽(3)、固定块(4)、第一定制推力探针(5)、固定轴(6)、力传感器本体(7)、导柱(8)、浮动力传递单元(9)、测力座板(10)、安装孔(11)和弹簧(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2)上设置有力传感器本体(7),力传感器本体(7)的顶部贴合有测力座板(10),测力座板(10)上均匀设置有浮动力传递单元(9),浮动力传递单元(9)中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4),第一限位孔(14)中套接有第一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3)的底部套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底端紧贴在第一限位孔(14)的内部底端上,第一连接轴(13)上设置有第一定制推力探针(5),第一定制推力探针(5)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6),第二限位孔(16)上设置有第二定制推力探针(20),第二定制推力探针(20)套接在限位槽(15)中,限位槽(15)均匀开设在固定块(4)上,固定块(4)滑动连接在方槽(3)中,方槽(3)开设在上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锋,李军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格莱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