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需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理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大过于大气压,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
2、现有的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大多只可以进行呼气训练,且装置精密,造价高,不便进行拆卸维修,使用者使用后不方便清洗消毒,容易导致装置内部细菌滋生,在下次使用时易造成使用者呼吸道感染。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通过维修门和把手的设置,能够在工作人员对箱体内部进行清洗或者维修的时候,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维修和清理,通过连接杆和海绵垫的设置,在从分流管进入的气体,会将海绵垫吹起,而海绵垫指在测试管外壁刻度上,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记录患者恢复的情况,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吹气管(2)、支撑柱(3)、维修门(4)、把手(5)、螺纹杆(6)、固定块(7)、调整螺栓(8)、测试管(9)、刻度(10)、气球(11)、固定板(12)、第一固定螺栓(13)、安装板(14)、第一凹槽(15)、弹簧伸缩杆(16)、调整板(17)、气孔(18)、滑槽(19)、滑杆(20)、滑块(21)、连接杆(22)、海绵垫(23)、第二凹槽(24)、分流管(25)、第一控制阀(26)、第一进气口(27)、进气管(28)、第二控制阀(29)、第二进气口(30)、安装座(31)、第二固定螺栓(32)、连接管(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箱体(1)、吹气管(2)、支撑柱(3)、维修门(4)、把手(5)、螺纹杆(6)、固定块(7)、调整螺栓(8)、测试管(9)、刻度(10)、气球(11)、固定板(12)、第一固定螺栓(13)、安装板(14)、第一凹槽(15)、弹簧伸缩杆(16)、调整板(17)、气孔(18)、滑槽(19)、滑杆(20)、滑块(21)、连接杆(22)、海绵垫(23)、第二凹槽(24)、分流管(25)、第一控制阀(26)、第一进气口(27)、进气管(28)、第二控制阀(29)、第二进气口(30)、安装座(31)、第二固定螺栓(32)、连接管(33)、吸气管(3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吹气管(2),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箱体(1)的正端固定安装有维修门(4),所述维修门(4)的正端固定安装有把手(5),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整螺栓(8),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测试管(9),所述测试管(9)的正端固定安装有刻度(10),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气球(11),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3),所述固定板(1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16),所述弹簧伸缩杆(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整板(17),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气孔(18),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测试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海绵垫(23),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25),所述分流管(2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6),所述分流管(2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气口(27),所述第二凹槽(2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28),所述进气管(2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9),所述进气管(2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气口(30),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31),所述安装座(3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32),所述气球(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33),所述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管(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静,石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