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31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壳,膜壳的第一端连通有原水管,膜壳的第二端连通有浓水管,膜壳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纯水管,纯水管的外侧卷绕有多片复合膜;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片、纯水导流布、反渗透膜、原水导流布以及第二基材片;纯水导流布与纯水管的内腔连通,反渗透膜与第一基材片之间连接有包裹纯水导流布的U型的胶封线,胶封线的敞开端延伸至纯水管的外侧壁,原水导流布沿纯水管的周向成褶皱状并与第二基材片连接成整体;第一基材片能够沿膜壳的径向弹性弯曲;当复合膜放松时,第二基材片能够沿膜壳的周向弹性伸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处理高污染的溶液时,无需频繁将反渗透膜从设备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具体为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


技术介绍

1、反渗透又称为逆渗透,是一种利用反渗透膜仅允许水分子通过的特性,并借助压力差来去除溶液中溶解的离子、细菌等杂质的技术。在处理受污染的溶液时,水分子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迫通过反渗透膜,以此将水分子与其他溶质分离开来,从而获得超纯水。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制药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现有的渗透膜通常采用卷筒式设计,使用时溶液从膜壳的端盖进入,然后通过内部成卷的反渗透膜过滤,最终将纯水导入纯水管排走。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反渗透膜会吸附溶液中的杂质并在外表上残留结晶,过多的残留物会导致反渗透膜堵塞,影响渗水量。特别是在处理高污染的溶液时,现有的放渗透膜经过短时间的使用后便需要将其从设备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耐污染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在处理高污染的溶液时,无需频繁将反渗透膜从设备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壳,所述膜壳的第一端连通有原水管,所述膜壳的第二端连通有浓水管,所述膜壳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纯水管,所述纯水管的外侧卷绕有多片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包括上端盖与下端盖,以及转动连接于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第一旋转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外侧套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壳,所述膜壳的第一端连通有原水管,所述膜壳的第二端连通有浓水管,所述膜壳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纯水管,所述纯水管的外侧卷绕有多片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包括上端盖与下端盖,以及转动连接于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第一旋转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外侧套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污染的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还包括套设于第一旋转筒的外侧,并与上端盖、下端盖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筒,所述第二基材片的第一端与纯水管的外侧壁整体连接,所述第二基材片的第二端与第二旋转筒的内侧壁整体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筒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刘冲方明张晓龙唐崧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