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乐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3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1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包括底座和外墙框架本体,外墙框架本体的上表面架设有套设连接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加固机构和转运机构,所述支撑加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上表面的操作槽,操作槽的内前壁与内后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本技术通过支撑加固机构,第一螺纹块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下带动撑杆移动,撑杆的移动将抵板撑起,直至抵板抵在外墙框架本体的一侧,以达到支撑固定的目的,同时,转动摇盘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螺纹筒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下带动滚轮于收纳槽内移出,直至将底座顶起,通过可以折叠抵板并配合滚轮为该装置转运工作提供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加固,具体为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


技术介绍

1、建筑外墙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为防止外墙受到其自身重力和外力的影响而倾倒、塌陷,通常会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加固结构对外墙进行加固,目前通常采用支撑模板的方式对墙体进行加固,但该种方式操作繁琐,施工效率较低,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型加固结构被开发使用。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740166u的中国专利一种建筑外墙加固结构,采用了“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的支撑臂以及设置于支撑臂顶部的加固组件,所述底板穿设有插设于土体的锁固锚杆,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臂顶部的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端部且抵接于外墙的承压板”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将该加固结构移动至外墙所在处,随后工作人员通过锁固锚杆将底板固定于地面,支撑臂为连接杆和承压板提供安装载体,使得承压板抵接于外墙侧壁,从而对外墙进行支撑加固,减少其发生倾斜倒塌的可能,提高对建筑外墙的加固速度。

3、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4、1,上述方案中的支撑臂以及加固组件是一体式固定焊接在底板上的,缺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包括底座(1)和外墙框架本体(2),外墙框架本体(2)的上表面架设有套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加固机构和转运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9)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限位杆(9)的表面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1)下表面的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包括底座(1)和外墙框架本体(2),外墙框架本体(2)的上表面架设有套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撑加固机构和转运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9)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限位杆(9)的表面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1)下表面的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1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导向滑块,收纳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供导向滑块滑动的导向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的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收纳槽呈矩形阵列设置在底座(1)的下表面,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二螺纹杆(10)的摇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杨京帅梁利利杨文盛何炜鹏荣家宁黎献文黄天伟张乐书
申请(专利权)人:张乐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