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24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及应用。以1,10‑癸二醇为(R‑(PO3)2前体分子1,通过(R‑(PO3)2前体分子1依次制备R‑(PO3)2前体分子2、R‑(PO3)2前体分子3、R‑(PO3)2前体分子4,最后通过R‑(PO3)2前体分子4制备得到R‑(PO3)2,即为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功能单体R‑(PO3)2表现出与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商用产品10‑MDP类似的粘接效果,具有提高氧化锆粘接效果的作用,且在冷热循环老化后粘接效果仍然保持稳定,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的粘接剂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材料因其优异的美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成为口腔临床修复的主流材料之一。虽然它惰性的表面为其长期耐久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成为粘接的一大阻碍。氧化锆玻璃相的缺乏,使其无法像玻璃陶瓷材料一样被氢氟酸酸蚀,继而通过与硅烷偶联剂联用提高粘接强度。常见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主要借助物理和化学手段,如氧化铝颗粒喷砂,摩擦化学法,激光蚀刻,化学蚀刻,陶瓷涂层以及功能单体处理等。氧化铝喷砂通过在氧化锆表面形成粗糙、清洁、可润湿的表面,以增强树脂水门汀与氧化锆之间的机械嵌合。尽管喷砂可以改变氧化锆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但会导致氧化锆表面形成损伤、缺陷和裂纹,降低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氧化锆的表面具有非极性性质,-oh基团数量极少,因此硅烷偶联剂也无法与之结合。此外,在陶瓷表面制备氧化硅涂层或类似功能涂层的方法曾倍受推崇,但制备这类涂层的步骤同样会带来应力或高温,加剧低温老化效应。

2、目前,利用磷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前体分子1、甲基丙烯酸、对甲苯磺酸一水化合物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质量比为1 g: 0.4-0.48 g: 0.1-0.12 g: 0.0045-0.006 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R-(PO3)2前体分子2、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二氯甲烷和溴乙酰溴的用量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前体分子1、甲基丙烯酸、对甲苯磺酸一水化合物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质量比为1 g: 0.4-0.48 g: 0.1-0.12 g: 0.0045-0.006 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r-(po3)2前体分子2、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二氯甲烷和溴乙酰溴的用量比为1 g: 0.3-0.36 g:0.045-0.06 g: 9-11 ml: 1.52-1.7 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甲基丙烯酰磷酸酯的口腔氧化锆粘接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r-(p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枳岑于皓林伟成佳佳苏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