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含有中埋式止水带的支模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2、目前,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部分结构需要利用围护墙作为结构外墙模板(单侧支模)。但常规支模体系,在加固该部位时由于中埋式止水带的存在,进而导致模板需要断开施工,同时,由于止水带的存在,还会导致模板体系中的主次楞无法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并且,模板定位困难,砼浇筑完成后,常常会因混凝土侵入而导致止水带变形,并导致止水带失效,进而存在极大的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常规支模体系,在加固该部位时由于中埋式止水带的存在,进而导致模板需要断开施工,同时,由于止水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中埋式止水带的支模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拼接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板(1)的右侧贴合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模板(3),所述侧模板(3)的左侧和拼接模板(1)的右侧均贴合设置有第一木枋(4),所述侧模板(3)的右侧贴合设置有第二木枋(5),所述第二木枋(5)的右侧贴合设置有第一钢管主楞(6),所述第一钢管主楞(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扣件(7),所述扣件(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主楞(8),所述侧模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9),所述第一圆孔(9)的内壁和拼接模板(1)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螺杆(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中埋式止水带的支模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拼接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板(1)的右侧贴合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模板(3),所述侧模板(3)的左侧和拼接模板(1)的右侧均贴合设置有第一木枋(4),所述侧模板(3)的右侧贴合设置有第二木枋(5),所述第二木枋(5)的右侧贴合设置有第一钢管主楞(6),所述第一钢管主楞(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扣件(7),所述扣件(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主楞(8),所述侧模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9),所述第一圆孔(9)的内壁和拼接模板(1)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螺杆(10),所述第一钢管主楞(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圆孔(11),所述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2),所述第一螺母(12)的左侧与第一钢管主楞(6)的右侧接触,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内壁和拼接模板(1)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支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中埋式止水带的支模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板(1)包括第一模板(101),所述第一模板(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模板(102),所述第二模板(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模板(103),所述侧模板(3)的左侧和第一木枋(4)的左侧均与第三模板(103)的右侧接触,所述第三模板(103)的右侧与调节支架(1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模板(101)的内部和、第二模板(102)的内部和第三模板(10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104),所述第一条形孔(104)的内壁与螺杆(10)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中埋式止水带的支模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14)包括空心筒(1401),所述空心筒(1401)的表面与通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筒(1401)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条形孔(1402),所述第二条形孔(1402)的内壁和空心筒(1401)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t形块(1403),所述t形块(1403)的左侧与第三模板(10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玮,高龙,占羊,陈荣华,杨朋,熊超逸,徐汉英,吴承华,彭飞,陈旭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