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11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口扳手,包括本体部件,其包括Z形的板体,该板体其两端各设置有两组开口,其中口径最大的一个所述开口内部开设有槽体,垫片部件,安装在所述本体部件上,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多个垫板,所述垫板通过背面的插块插接在所述槽体中。其通过可拆卸替换的垫板解决了传统扳手尺寸单一和磨损问题,扩展了扳手对多种规格螺接对象的适应性,并运用了包括挂钩、钢带和螺紧件在内的调节部件,以及内置的声音警报反馈机制,实时监控垫板的紧固状态,有效预防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扳手还设置了用于储存备用垫片部件的容纳槽,通过螺紧件锁定盖板以防垫片丢失,全方位提升了扳手的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扳手,尤其涉及一种开口扳手


技术介绍

1、在传统工具领域,开口扳手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开口扳手大多只具备单一的开口尺寸,这限制了其在多种规格螺母或螺栓上的通用性,当面临不同尺寸的紧固件时,往往需要准备多把不同尺寸的扳手才能满足工作需求。而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扳手开口部分由于摩擦和冲击极易产生磨损,导致原本与螺母或螺栓配合紧密的开口变得松动,降低了扳手与紧固件间的咬合力,不仅影响扳手操作的稳定性,同时也削弱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此外,在某些特殊行业或环境下,如在接触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体时,传统的铁质或钢质扳手使用存在隐患。金属间碰撞产生的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这无疑是对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扳手设计,能够克服以上提到的传统开口扳手存在的问题,实现尺寸可调、耐磨抗损,以及在特定场合下采用非导磁、非火花生成材料制作,从而提升工具的适应性、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开口扳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开口(102)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开口,且两个相背设置,其中口径最大的所述开口(102)为第一开口(10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3)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开口(102a)内壁开设的插接孔(103a)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条形槽(103b)和第二条形槽(103c),所述第一条形槽(103b)、所述第二条形槽(103c)以及所述插接孔(103a)的截面均设置为矩形,所述插块(202)穿过所述插接孔(103a)并位于所述第一条形槽(103b)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开口(102)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开口,且两个相背设置,其中口径最大的所述开口(102)为第一开口(10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3)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开口(102a)内壁开设的插接孔(103a)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条形槽(103b)和第二条形槽(103c),所述第一条形槽(103b)、所述第二条形槽(103c)以及所述插接孔(103a)的截面均设置为矩形,所述插块(202)穿过所述插接孔(103a)并位于所述第一条形槽(103b)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锁(301)位于所述第二条形槽(103c)内滑动,并与所述插块(202)一一对应,所述插块(202)上开设有贯穿孔(203),所述钩锁(301)钩挂在所述贯穿孔(203)中,所述钩锁(301)的截面积与所述贯穿孔(203)的截面积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钩锁(30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02a)的两侧,且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钩锁(301)相串联,两侧的所述钩锁(301)对称设置并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3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相交点,且所述钢带(302)位于所述板体(101)内部开设的引导槽(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森刘德勇齐向东王晓军吉文斌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东海拉尔发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