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按摩,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是指通过物理按摩手段来辅助患者的康复治疗或缓解症状,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的肌肉紧张和僵硬问题,这类设备可以通过震动和按摩的方式松弛肌肉,缓解肌肉的疲劳和僵硬,通过按摩和振动的方式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现有的部分按摩装置大多侧重于为患者提供小腿的按摩放松功能,这种按摩能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小腿的部分神经有一定效果,然而,单纯的按摩并不能完全替代肌肉神经的伸展和关节的活动,对于小腿行动不便的患者,单纯的按摩只能进行放松,长时间不运动会导致肌肉神经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3、而我们结合上述的问题就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很难同时去规避上述提出的问题,并且即便是能够解决,也需要通过外部工具配合进行解决,从而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故而,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11),所述床板(1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1)顶部设置有锻炼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21)包括防护壳(2101),所述防护壳(2101)固定连接于床板(11)的顶部,所述防护壳(2101)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03),所述支撑块(2103)的顶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11),所述床板(1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1)顶部设置有锻炼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21)包括防护壳(2101),所述防护壳(2101)固定连接于床板(11)的顶部,所述防护壳(2101)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03),所述支撑块(2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2104),所述马达(21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05),所述防护壳(21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06),所述转动杆(2106)的两端贯穿至防护壳(2101)的外侧,所述转动杆(21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07),所述第二锥齿轮(2107)的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105)的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杆(210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2108),两个所述传动板(210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109),所述连接柱(2109)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踏板(2110),所述床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102),所述底座(2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气囊(2112)和第二伸缩气囊(211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均设置有加长板(2111),所述加长板(2111)与踏板(2110)配合使用,所述第一伸缩气囊(2112)和第二伸缩气囊(2113)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加长板(21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囊(211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2114),所述连通管(2114)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气囊(2113)的内腔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115),所述第一伸缩杆(21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2115)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加长板(211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块(2117),所述加长板(2111)的内壁开设有t型槽(2118),所述t型块(2117)滑动连接于t型槽(2118)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2116),所述凹槽(21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1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1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柱(2119)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绑带(2120),所述第一绑带(21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2123),另一个所述固定柱(2119)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绑带(2121),所述第二绑带(21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2122),所述魔术贴勾面(2122)与魔术贴毛面(2123)配合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花蕊,高一凡,王艺璇,贺爱霞,李锋,刘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