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779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涉及临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架,主支架上设置有转动环架,主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转动环架转动的驱动机构;转动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第一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通孔;还包括两个拆换滚锟,两个拆换滚锟分别设置在转动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之间;拆换滚锟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有效保证了包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护理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肢体受伤后或外科手术后,通常需要在伤口处进行外敷药物来帮助其进行愈合,而伤口的包扎处理需要通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的,不专业的包扎换药不仅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还容易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2、现有的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工作繁重,作为治疗后续工作的伤口包扎和换药等重复性工作,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在高工作强度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也无法保障包扎换药效果,容易出现包扎过紧、过松,换药消毒不充分的情况。但是,现有的护理换药装置虽然可以进行纱布包扎,但依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前期的消毒换药工作,并不能够很好的降低工作负担,且包扎效果较差,存在二次感染和影响愈合速度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伤口换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有效保证了包扎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转动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环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动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所述第一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通孔;还包括两个拆换滚锟,两个所述拆换滚锟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环架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拆换滚锟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换滚锟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外齿环,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齿环适配的第一内齿环;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夹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转动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环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动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圈和第二转动圈;所述第一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转动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通孔;还包括两个拆换滚锟,两个所述拆换滚锟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环架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拆换滚锟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换滚锟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外齿环,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齿环适配的第一内齿环;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夹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换滚锟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转动套接在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外齿环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两端;所述内筒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外筒的内侧设置有磁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肢体伤口换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蕾王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