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及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776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及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涉及乘用车车身骨架的技术领域,包括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单元,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单元包括横梁组件和吸能盒组件;所述横梁组件,有且仅有吸能盒组件与车身连接。该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及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取消了防撞横梁焊接总成上与车身连接的安装板,取消了车身骨架上的防撞梁安装板,将防撞梁的吸能盒,直接与车身纵梁螺栓连接,在不降低维修经济性的前提下,减少了车身零件数量,结构更紧凑,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车身骨架的,尤其涉及一种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及其与车身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后防撞横梁是一种结构件,通常位于车辆后部,用于增强车辆的后部结构,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支撑,在碰撞时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乘客舱的受损程度,保护车内乘客安全。后防撞横梁通常是由高强度钢材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它们的设计会考虑到车辆的整体结构,以确保与车身其他部件的配合良好,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2、一般来说,后防撞横梁会在车身结构的后部框架或主体结构上进行焊接或螺栓固定。目前的后防撞横梁的横梁焊接总成均为x方向安装,x方向即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后防撞梁总成上需要焊接一个安装板,而车身骨架总成上也需要焊接一个安装板,两组安装板的连接才能使后防撞梁总成安装在车身骨架上,两组安装板的设置导致车辆整体重量上升,不利于提高车辆的节能减排性能,同时导致车身的装配成本较高,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防撞梁外板(101),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上的防撞梁内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和所述防撞梁内板(103),以所述防撞梁外板(101)和所述防撞梁内板(103)连接面所在直线为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中部(101a)的两端设置有左吸能盒安装孔(101d)和右吸能盒安装孔(101e);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防撞梁外板(101),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上的防撞梁内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和所述防撞梁内板(103),以所述防撞梁外板(101)和所述防撞梁内板(103)连接面所在直线为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体中部(101a)的两端设置有左吸能盒安装孔(101d)和右吸能盒安装孔(101e);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两侧的拖钩螺母后加强板(102)和拖钩螺母前加强板(105)、设置于所述拖钩螺母后加强板(102)和所述拖钩螺母前加强板(105)上的拖钩螺母(104)、设置于所述拖钩螺母(104)上的右上吸能盒(106)、设置于所述右上吸能盒(106)上的右下吸能盒(107)、设置于所述防撞梁外板(101)另一侧的左上吸能盒(108),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上吸能盒(108)上的左下吸能盒(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防撞横梁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吸能盒(106)上设置有上安装导向斜面(106a),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荣会巫振环张子豪张新蕊邱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