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771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脊柱矫正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包括治疗床,所述治疗床的床板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治疗床的床板下方设置有可在检测槽内滑动的检测机构,所述治疗床的床板两侧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沿床板长度方向移动的矫正机构,还包括控制电脑,所述控制电脑设置于所述治疗床两端或侧部,所述控制电脑用于控制检测机构和矫正机构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能够对患者的脊椎侧弯程度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对检测的结果实时成像显示,方便医生的查看和记录,而且能够在矫正时对脊柱进行实时检测,实时查看矫正时脊柱的侧弯情况,能够保证对患者脊柱侧弯矫正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矫正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脊柱侧弯即脊柱侧凸,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脊柱侧凸分为轻度脊柱侧凸和重度脊柱侧凸,轻度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重度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

2、目前,对脊柱侧弯的检测和矫正需要分别在特定的位置进行,检查和矫正需要频繁的更换位置,对患者来说非常麻烦,并且无法对脊柱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而且现有的方式无法对患者的脊柱同时进行检测和矫正,因此无法在矫正时对脊柱进行实时检测,查看矫正时脊柱的侧弯情况,影响矫正时的精确度。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该装置能够对患者的脊椎侧弯程度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对检测的结果实时成像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床(1),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检测槽(2),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下方设置有可在检测槽(2)内滑动的检测机构(3),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两侧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沿床板长度方向移动的矫正机构(4),还包括控制电脑(5),所述控制电脑(5)设置于所述治疗床(1)两端或侧部,所述控制电脑(5)用于控制检测机构(3)和矫正机构(4)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下方垂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沿治疗床(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床(1),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检测槽(2),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下方设置有可在检测槽(2)内滑动的检测机构(3),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两侧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沿床板长度方向移动的矫正机构(4),还包括控制电脑(5),所述控制电脑(5)设置于所述治疗床(1)两端或侧部,所述控制电脑(5)用于控制检测机构(3)和矫正机构(4)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1)的床板下方垂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沿治疗床(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治疗床(1)的内部两端竖直固定设置有t形支架(7),所述t形支架(7)的顶部呈圆柱形且贯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6),所述治疗床(1)的两侧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矫正槽(8),每个所述矫正槽(8)下方的治疗床(1)上均沿治疗床(1)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检测槽(2)两侧相邻的支撑板(6)上沿支撑板(6)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31),所述检测槽(2)的下方设置有t形块(32),所述t形块(32)的顶部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31)内,所述治疗床(1)的内部中间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t形块(32)中部的第一螺杆(33),所述第一螺杆(33)与t形块(32)螺纹连接,所述治疗床(1)的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4)驱动第一螺杆(3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时检测可视性脊柱侧弯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32)的侧面上下滑动设置有矩形圈(35),所述第一螺杆(33)的端部穿过矩形圈(35)的中部,所述矩形圈(3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套(36),所述矩形圈(3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7),所述压力传感器(37)的顶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穿过限位套(36)的超声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王谦解益李洪涛申彦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外星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