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3748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的原料含有长效型碳源、可选地短效型碳源、可选地中效型碳源、表面活性剂、触变剂和水。该修复材料能够满足不同阶段还原脱氯的需求,可达到长效修复的效果。并且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理修复,具体涉及一种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含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脱脂、电子零件清洗及干洗等工业制造过程中,常因人为不当管理与处置,而使含氯有机溶剂外泄成为地下水中常见的重质非水相溶液(dense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污染物,由于重质非水相溶液的密度比水重且与水不相溶或仅微溶于水,因此重质非水相溶液进入地下水层后会形成一独立的液相,一旦发生氯代烃泄漏,将可能通过饮用水等多种途径暴露到环境中,对邻近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传统修复技术包括地下水抽出-处理、原位热脱附、表面活性剂淋洗、零价铁化学还原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均存在各式问题,最常见的为修复过程中的拖尾和反弹问题。为解决上述污染问题,许多研究即以氯代烃为目标污染物,开展可处理dnapl污染地下水的原位生物刺激修复技术,该技术属于对环境较友善且较为迅速的技术,其应用于原位降解环境污染物主要是提供生物可降解的有机基质组成物促进土著脱氯微生物生长以辅助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因此相较于物理与化学整治的方法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的原料含有长效型碳源、可选地短效型碳源、可选地中效型碳源、表面活性剂、触变剂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在20℃静置时粘度>20000cP,在500rpm的搅拌下粘度<1000c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效型碳源选自高级脂肪酸和/或植物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软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油酸中的一种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的原料含有长效型碳源、可选地短效型碳源、可选地中效型碳源、表面活性剂、触变剂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在20℃静置时粘度>20000cp,在500rpm的搅拌下粘度<1000c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效型碳源选自高级脂肪酸和/或植物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软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油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橄榄油和氢化大豆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效型碳源为氢化大豆油和/或硬脂酸。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效型碳源选自低分子量聚乳酸;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效型碳源选自乳酸、乙醇、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变性氯代烃修复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伟林笑雨张树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