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桩基础技术

技术编号:42374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桩基础,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组装后的所述预制桩沉降至目标位置处;将所述连接座安装于所述预制桩的顶端;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预制桩的顶端围成的腔体内铺设所述低刚度材料层;在所述连接座的外周浇筑所述垫层,在所述垫层上浇筑所述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预制桩基础中的低刚度材料层可有效阻止处于垫层上方的基础与预制桩的顶端直接接触,利用裙房区域下方具有不抗压作用的预制桩基础,减少丰水期与枯水期之间高层建筑区域与裙房区域的沉降均匀幅度,相应地保证裙房区域的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提高裙房区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桩基础


技术介绍

1、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筑房屋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的一些建筑房屋例如一座商业综合体,可包含酒店、办公、商业、餐饮和娱乐等功能设施。其中,一般酒店、办公设施位于高层建筑的主楼内,而商业、餐饮和娱乐等设施则位于低层的裙房内。

2、在设计上述建筑房屋的地基基础时,通常需要考虑抗压和抗浮这两种工况;例如在抗浮工况下,当遇到丰水期水位较高时,地基基础上的建筑房屋收到向上的浮力较大,此时高层建筑区域因自重较大可以抵消其向上的浮力,相应地抗浮能力均能够满足设计需求,一般不需要在地基基础内打桩来抗浮;而裙房区域因房屋层数较低,自重较小,无法仅靠自身的重量来抗浮,此时则需要在裙房区域设置桩基。

3、然而上述情况下当到枯水期水位较低时,因高层建筑的荷载较大,依靠天然地基(例如土层)来承受,会导致高层建筑区域的沉降增大;而裙房区域荷载较小,但是又采用了刚度较大的桩基,会导致裙房区域的沉降更小,从而加剧了高层建筑与裙房的不均匀沉降幅度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基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4)包括预制桩本体(41)和加强座(42),所述加强座(42)设置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的外壁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包括第一环形座(51)和第二环形座(52),所述第一环形座(51)内嵌于所述第二环形座(52)内,所述第一环形座(51)套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的外壁且与所述加强座(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基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4)包括预制桩本体(41)和加强座(42),所述加强座(42)设置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的外壁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包括第一环形座(51)和第二环形座(52),所述第一环形座(51)内嵌于所述第二环形座(52)内,所述第一环形座(51)套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的外壁且与所述加强座(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4)还包括预埋螺母(43),所述预埋螺母(43)设置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内;所述连接座(5)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3),所述加强座(42)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环形座(51)上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紧固件(53)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并连接于所述预埋螺母(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环形座(51)套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41)的端部,将所述第一环形座(51)与所述预制桩(4)连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基础还包括多个钢筋(9),多个所述钢筋(9)呈环形间隔排列安装于所述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权隋如玉
申请(专利权)人:一重黑龙江风电混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