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736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润滑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外表面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孔,所述铜套的上表面设有石墨粒框,所述石墨粒框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石墨粒框上设有镶嵌机构,且镶嵌机构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内壁上,所述镶嵌机构包括设于石墨粒框内的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架的安装件上方设置石墨粒框和镶嵌机构,能够让镶嵌机构将石墨粒框内的石墨颗粒很好的自动嵌入到铜套的内孔内,从而实现了对铜套的石墨自动嵌入工作,大大提升石墨嵌入的加工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润滑轴承加工,具体为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


技术介绍

1、自润滑轴承,是一种在普通铜套内壁镶嵌石墨粒的轴承,目的是起到摩擦作用,延长使用寿命。目前,石墨粒的常规镶嵌方法为:首先将普通的铜套粗加工好,要按成品尺寸留一定的余量;其次,将石墨粒与粘胶混合,之后将混合之后的石墨粒敲打入合适的铜套的内孔内,用胶粘住石墨粒及铜套,防止石墨粒的松动或者脱落,之后在进行清理及固化。上述的镶嵌方法为人工手动一一操作敲打嵌入,效率低且费时费力。

2、为此,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开发了一种可自动实现轴承铜套的石墨镶嵌的装置,并且在研发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初步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石墨粒在通过石墨粒框时,或者石墨粒数量不多时,各石墨粒直接不够紧密造成容易出现缝隙,造成嵌入工作的延长,而导致效率的降低,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安装有安装件(2),所述安装件(2)的外表面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铜套(3),所述铜套(3)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孔(30),所述铜套(3)的上表面设有石墨粒框(6),所述石墨粒框(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0),所述石墨粒框(6)上设有镶嵌机构(5),且镶嵌机构(5)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镶嵌机构(5)包括设于石墨粒框(6)内的压板(50),所述压板(5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柱筒(51),所述柱筒(51)上端活动套接有压柱(52),且柱筒(51)与压柱(52)之间连接有压簧(53),所述柱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安装有安装件(2),所述安装件(2)的外表面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铜套(3),所述铜套(3)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孔(30),所述铜套(3)的上表面设有石墨粒框(6),所述石墨粒框(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60),所述石墨粒框(6)上设有镶嵌机构(5),且镶嵌机构(5)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镶嵌机构(5)包括设于石墨粒框(6)内的压板(50),所述压板(5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柱筒(51),所述柱筒(51)上端活动套接有压柱(52),且柱筒(51)与压柱(52)之间连接有压簧(53),所述柱筒(51)的两侧安装有振打机构,且振打机构设于压板(50)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柱筒(51)两侧的连接板(54),所述连接板(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5),所述连接架(55)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6),所述驱动电机(5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7),且驱动轴(57)上固定连接有凸轮(5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内壁上还安装有压件(4),且压件(4)的下端与石墨粒框(6)的上表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铜套内石墨的嵌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吕智勋黄进模张洪涛吴琦
申请(专利权)人:博朗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