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及晶硅叠层钙钛矿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23731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及晶硅叠层钙钛矿电池,属于电池制绒技术领域,用强碱对单晶硅片表面进行预清洗粗抛,并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将其放置到制绒槽里,利用NaOH溶液和制绒添加剂的混合溶液进行各向异性腐蚀,形成金字塔结构;制绒后再次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放置在温度为25‑30℃的NaOH碱液中进行腐蚀,反应时间为50‑100s;利用臭氧清洗单晶硅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0‑150s;用HF和HCl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泡,并使用热水对花篮慢提拉,然后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二次碱刻蚀,并在第二次碱刻蚀时采用低温碱液,使金字塔的塔基更大,增加塔尖位置腐蚀,得到较圆滑的塔尖,这样接触面积变大,更有利于多晶硅薄膜的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绒,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及晶硅叠层钙钛矿电池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具有清洁、持久、可再生和不排放污染物等优点,成为当今光伏的核心器件。

2、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优势,叠层电池分为两端和四端,两端器件仅需要一层透明电极,减少寄生吸收,且封装成本低,钙钛矿-晶硅叠层和全钙钛矿叠层的电池效率较高,分别为32.5%和28%,是目前叠层电池的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叠层电池中的晶硅电池工艺成熟,作为底电池较为稳定,相比其他类型叠层具备潜在的低制造成本。

3、为了得到更好的陷光减反效应,利用碱液和特殊的添加剂对单晶硅底电池进行各向异性腐蚀制备圆滑金字塔小绒面,采用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在绒面表面沉积一层隧穿氧化层和多晶硅层,在高温下激活磷原子并推进结深,形成n+层,最后在制绒表面采用氧化铝、氮化硅、氧化硅等制备钝化膜以降低表面复合,最后与钙钛矿电池进行叠层,提高电池片的短路电流,进而提升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且其中制绒表面的形貌对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晶硅片为P掺杂的n型单晶硅片,电阻率0.4-1.6Ωcm,厚度12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强碱NaOH溶液的浓度为10-20wt%,预清洗粗抛的温度为65-90℃,时间为120-15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双氧水的清洗时间为100-15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晶硅片为p掺杂的n型单晶硅片,电阻率0.4-1.6ωcm,厚度12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强碱naoh溶液的浓度为10-20wt%,预清洗粗抛的温度为65-90℃,时间为120-15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双氧水的清洗时间为100-15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naoh溶液和制绒添加剂的混合溶液中naoh溶液和制绒添加剂的体积比为(1.5-2.5):1,在75-85℃下反应5-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绒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贝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