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对焦驱动器及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712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抖对焦驱动器及摄像模组,属于摄像模组技术领域;防抖对焦驱动器包括:对焦底座;防抖底座,可移动地设置在对焦底座内;对焦驱动组件,连接在对焦底座和防抖底座之间,以驱动防抖底座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防抖载体,可移动地设置在防抖底座内,且防抖载体的移动方向被配置为光轴的正交方向;防抖驱动组件,包括防抖磁体和防抖线圈,驱动磁体设置在防抖底座上,防抖线圈设置在防抖载体上,且驱动磁体与防抖线圈相对设置;驱动电路,与对焦驱动组件和防抖线圈连接,以通过控制加载在对焦驱动组件和防抖线圈上的驱动信号,控制对焦驱动组件和防抖驱动组件动作。本申请提供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及摄像模组可改善防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摄像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防抖对焦驱动器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1、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机构主要通过移动摄像模组的光学元件来减轻晃动等因素导致的拍摄图像模糊的问题;其中,光学防抖机构可分为镜头移动和图像传感器移动两种防抖补偿模式。基于镜头移动防抖原理的防抖机构中,通常设置有镜头平移机构,以驱动镜头在平行于图像传感器所在平面的平面内平移,实现平移防抖补偿。同时,由于镜头还需要沿光轴移动调焦,还会在镜头上连接对焦机构,以驱动镜头在图像传感器的光轴方向移动。

2、通常,对焦机构会整体连接在镜头上,而后对焦机构和镜头整体安置在防抖机构的移动部件上以实现对焦和防抖功能结构集成安装,这就使得防抖机构的载重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防抖移动精度的控制难度,使得防抖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对焦和防抖驱动机构多采用磁体和线圈的模式,通过向线圈中通入可控的直流电产生与磁体磁场相互作用的可变磁场,从而驱动对焦和防抖机构中移动部件的运动;一般来说,为了便于电信号配置,降低导电线路的布置难度和相互干扰风险,通常磁体等无源元件多集中在镜头上,这就进一步上增大了镜头及其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磁体和所述防抖线圈沿所述光轴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防抖底座和所述防抖载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防抖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底座上开设有圆形透光窗口,所述防抖底座设置为类矩形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类矩形件的四角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驱动组件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磁体和所述防抖线圈沿所述光轴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防抖底座和所述防抖载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防抖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底座上开设有圆形透光窗口,所述防抖底座设置为类矩形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类矩形件的四角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沿所述光轴方向连接在防抖载体和所述防抖底座之间,且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可相对于另一端形变摆动,以支撑所述载体并通过弹性形变适应所述防抖载体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底座内预埋有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配置有位于所述防抖底座的内侧和外侧的内侧接头和外侧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抖对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簧片,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桥军刘鑫建黄庆跃郭书存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