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基桩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基桩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作为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在基桩静载试验中一般是先将千斤顶放置在基桩顶部,然后再在千斤顶顶部放置承重钢架,最后再在承重钢架顶部放置混凝土块,在混凝土块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基桩重心会发生变化,使得基桩会发生一定的倾斜,现在的固定装置需要额外的测量工作对基桩的倾斜角度偏移进行检测,并且需要额外的装置对倾斜后的基桩进行恢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
2、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用于作为感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1)用于作为感应组件(2)、固定组件(3)以及恢复组件(4)的承载体,所述感应组件(2)和恢复组件(4)之间通过联动组件(5)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与工程基桩表面间隙连接,所述感应组件(2)包括承载块(21)、移动板(22)和限位杆(23),所述承载块(21)通过轴杆与移动板(22)前端连接,所述移动板(22)远离承载块(21)的一端侧面安装有齿条(221),所述移动板(22)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两组限位杆(2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齿条(221)通过联动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1)用于作为感应组件(2)、固定组件(3)以及恢复组件(4)的承载体,所述感应组件(2)和恢复组件(4)之间通过联动组件(5)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与工程基桩表面间隙连接,所述感应组件(2)包括承载块(21)、移动板(22)和限位杆(23),所述承载块(21)通过轴杆与移动板(22)前端连接,所述移动板(22)远离承载块(21)的一端侧面安装有齿条(221),所述移动板(22)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两组限位杆(2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齿条(221)通过联动组件(5)内包含的驱动齿轮(51)、驱动杆(52)以及辅助齿轮(53)和恢复组件(4)连接,所述感应组件(2)和恢复组件(4)结构相同,所述辅助齿轮(53)通过反向齿轮(54)与恢复组件(4)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1)、感应组件(2)、固定组件(3)、恢复组件(4)以及联动组件(5)均设置有四组,且呈圆周阵列连接,所述限位底座(1)设置有背板(11)以及限位框架(12),所述背板(11)的内侧壁与限位杆(23)和用于固定驱动杆(52)的定位条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的前端内部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驱动杆(52)插接于限位轴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21)的表面铺设有防滑垫,所述承载块(21)的后端与移动板(22)之间夹角的阈值为-3°~3°,所述承载块(21)的表面呈弧形状,所述限位杆(23)远离限位底座(1)内壁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块,且防脱块的截面大于限位块的内圈截面,所述齿条(221)的背面长度小于移动板(22)表面长度,且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基桩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转动杆(31)、挤压块(32)以及挤压轮(33),所述转动杆(31)的中端通过套轴与限位框架(12)顶端连接,所述转动杆(31)与限位框架(12)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挤压块(32)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杨喻防,徐会强,孙德慧,田华,高科,王倩,邓坤,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爱涂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