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及其龟壳式钢模板技术

技术编号:423701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隧道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其包括:在待施工的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两头环形间隔测量放样;采用组合龟壳式钢模板与下锚段衬砌整体配合施工,其中该钢模板由多块不同规格的模块化组件共同拼装形成为龟壳式结构,并且依托型钢钢架作为基础进行拼装;待钢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对其搭设伞形临时支撑,然后拆除型钢钢架,并安装纵梁及执行必要的净空调整操作;将钢模板与锚段衬砌整体浇筑一次成型,由此完成所需的二衬施工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相应的组合龟壳式钢模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各类工况下的下锚段施工,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工效,并有效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隧道施工相关,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及其龟壳式钢模板


技术介绍

1、在铁路建设中,下锚段衬砌是为了保持电力牵引力的隧道内接触线有一定的张力,减少气温变化的驰度的增减,并满足安全供电和检修的要求而设置的。由于在区段两端需安装自动张力补偿器,故下锚段衬砌断面需加宽、加高,因此在下锚段二衬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现有技术中,铁路隧道下锚段衬砌一班是采用简易台车或采用台架施工。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一方面简易台架受力计算复杂,加工时间较长,耗费人工和材料较多;另一方面,目前所采用的小块模板也难以控制拼缝宽度,容易出现拼缝较大及错台现象,并且不能多次重复利用,这样造成了下锚段衬砌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及其龟壳式钢模板,其中通过紧密结合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对象在受限场地下的施工特性和具体需求,对整个施工工艺方法及其关键步骤进行针对性设计,同时对所采用的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优选采用L型钢筋对测量放样点进行标记,并且钢筋头设定为衬砌接线位置,中间带线进行加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优选浇筑40cm宽的C25砼标准带,其中顶面标高为设计轨面+10.8cm,由此确保所述钢模板准确坐落在坚固的根基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型钢钢架优选采用I18工字钢,其间距1m/榀,环向采用42无缝钢管间隔2m进行连接。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二衬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优选采用l型钢筋对测量放样点进行标记,并且钢筋头设定为衬砌接线位置,中间带线进行加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优选浇筑40cm宽的c25砼标准带,其中顶面标高为设计轨面+10.8cm,由此确保所述钢模板准确坐落在坚固的根基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型钢钢架优选采用i18工字钢,其间距1m/榀,环向采用42无缝钢管间隔2m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钢模板纵向拼接长度优选设计为从洞口至掌子面依次为1.5m+1.5m+1.5m+1.5m+2m,其中采用拱架安装机对靠近已浇筑二衬侧先安装三榀钢架,第一榀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引浩蒋宝峰渠娅康户飞李龙吉雷兵张许贝樊学旺丁霄霄马鹏达潘安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城建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