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699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2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挖掘基坑,沿墙体向下挖掘,并使基坑的深度低于需要切割的位置;S2,安装轨道梁,于墙体两侧均安装轨道梁;S3,安装钻机,在轨道梁上安装钻机,通过钻机横向的破碎墙体,达到切割墙体的效果,并使钻机沿轨道梁滑动对墙体进行横向切割;S4,安装牵拉装置,通过牵拉装置拉动钻机沿轨道梁滑动,并达到切割墙体的作用;S5,安装托换钢梁,钻机切割后会形成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插入托换钢梁,通过托换钢梁对墙体进行支撑。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底部钻孔的精准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工程建设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或遗址时,一般需要整体平移过吊装移位保存或展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进行底部托换。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510081062.4的中国专利,超宽墙体的托换装置及其托换方法,包括步骤1,在墙体底部且顺墙方向进行密排钻孔;步骤2,在所述孔内穿入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伸出墙体,且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注浆孔;步骤3,往钢管内压入水泥浆,水泥浆充满钢管后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管壁注浆孔压入钢管与钻孔的间隙,使钢管与墙体紧密连接;步骤4,在墙体两外侧分别安装夹墙梁,并将所述钢管两端浇筑于所述夹墙梁内;步骤5,在夹墙梁底部设置千斤顶,将整个超宽墙体顶升以实现托换。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技术中,在墙体上直接进行密排钻孔,相邻的孔紧挨着,并可以通过后期的处理将相邻两个孔的连通,由于在建筑的底部钻孔,钻孔的距离较长,在钻孔的过程中,在设备自重的作用下,会出现向下沉的问题,使钻孔的水平精度相对较差,钢梁顶进施工时同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钢梁(2)全部插接完成后,相邻所述托换钢梁(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梁(1)上的钻杆(10),所述钻杆(10)两端转动设置有滑移座(4),所述滑移座(4)滑移连接于所述轨道梁(1)上,所述钻杆(10)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破碎墙体(7)的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沿所述钻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钢梁(2)全部插接完成后,相邻所述托换钢梁(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梁(1)上的钻杆(10),所述钻杆(10)两端转动设置有滑移座(4),所述滑移座(4)滑移连接于所述轨道梁(1)上,所述钻杆(10)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破碎墙体(7)的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沿所述钻杆(10)外壁螺旋缠绕,其中一个所述滑移座(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钻杆(10)钻杆(10)转动的驱动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移座(4)之间设置有连接罩(11),所述连接罩(11)靠近墙体(7)的一侧开设有转动腔(12),所述钻杆(10)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腔(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平移及吊装的箱式托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座(4)靠近所述驱动件(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8),所述限位挡板(8)抵接于所述轨道梁(1)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古遗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永桑亮韩树伟刘春浩王涵蓝戊己闵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