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694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和光模块,包括:输入光纤、输出光纤和MEMS转镜,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同MEMS转镜对应设置;输入光纤的一端为光纤对接部分,光纤对接部分用于和铒纤相对接,光纤对接部分的模场直径和铒纤的模场直径一致,光纤对接部分的尺寸和铒纤的尺寸一致;输入光纤的另一端为光纤扩束部分,光纤扩束部分朝向MEMS转镜,光纤扩束部分的模场直径和输出光纤的模场直径一致;避免由于铒纤和输入光纤的模场直径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光信号损耗;光纤扩束部分的模场直径和输出光纤的模场直径一致,避免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之间模场直径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光路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和光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升级迭代,为了提升传输距离及传输性能,高速相干光模块内置光放大器成为最重要的技术手段,由于高速相干光模块的封装尺寸比较小,通常需要采用模场直径为6μm、包层直径为80μm、涂覆层直径为165μm的铒纤进行增益,并且需要在铒纤后面直接焊接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为mems)可调光衰减器以实现光模块的光功率调节。

2、传统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中,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通常采用同类型尺寸的光纤,例如,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均采用模场直径为10μm、包层直径为125μm、涂覆层直径为250μm的光纤,或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均采用模场直径为10μm、包层直径为80μm、涂覆层直径为165μm的光纤。

3、相应铒纤在与输入光纤进行熔接时,由于模场直径以及光纤尺寸(光纤尺寸可指代包层直径和涂覆层直径)之间的差异会带来如下问题:模场失配会引入较大的光信号损耗;光纤尺寸外径不同会引入额外应力,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1)、输出光纤(2)和MEMS转镜(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扩束部分(12)的长度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还包括双孔毛细管(4),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孔道(41)的孔径和所述光纤对接部分(11)的包层直径一致;所述输出孔道(42)的孔径和所述输出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1)、输出光纤(2)和mems转镜(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扩束部分(12)的长度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还包括双孔毛细管(4),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孔道(41)的孔径和所述光纤对接部分(11)的包层直径一致;所述输出孔道(42)的孔径和所述输出光纤(2)的包层直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尾纤的mems可调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孔毛细管(4)包括喇叭口(43),所述喇叭口(43)靠近所述外端面(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何健贺莹莹王敏肖清明李恒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