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687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土地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位置为贯穿设计,支撑架内部中间位置与支杆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杆的上端外侧位置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支杆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齿条,升降杆的前端下方位置设置有调节槽。结合从动架的位置设计,将会带动从动架在限位架上端位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其余四个挡板分别在限位架四个条形滑槽内向内滑动,五个挡板同步向内收缩,这个时候五个挡板将处于贴合状,对下方的定位架整体进行遮挡。解决了遥感监测装置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并未进行防护,致使遥感监测装置极易受到外力因素干扰造成损坏,影响自身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治理,特别涉及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环境修复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技术,根据修复对象可以分为大气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土壤环境修复及固体废物环境修复等几种类型。根据环境修复所采用的方法,环境修复技术可分为环境物理修复技术、环境化学修复技术及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等,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环境保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修复的步骤中就包括土地治理,通过遥感监测对土地进行监测治理。

2、目前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遥感监测装置为定期监测,使得遥感监测装置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并未进行防护,致使遥感监测装置极易受到外力因素干扰造成损坏,影响自身的使用寿命。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位置为贯穿设计,支撑架(1)内部中间位置与支杆(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杆(2)的上端外侧位置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01),支杆(2)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齿条,升降杆(201)的前端下方位置设置有调节槽,升降杆(201)的调节槽位于支杆(2)的齿条前端位置,升降杆(201)的前端下方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B(202),电机B(202)转轴与升降齿轮(203)固定连接,升降齿轮(203)的后端位置与支杆(2)的齿条位置相啮合,升降齿轮(203)位于升降杆(20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位置为贯穿设计,支撑架(1)内部中间位置与支杆(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杆(2)的上端外侧位置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01),支杆(2)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齿条,升降杆(201)的前端下方位置设置有调节槽,升降杆(201)的调节槽位于支杆(2)的齿条前端位置,升降杆(201)的前端下方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b(202),电机b(202)转轴与升降齿轮(203)固定连接,升降齿轮(203)的后端位置与支杆(2)的齿条位置相啮合,升降齿轮(203)位于升降杆(201)的调节槽内,升降杆(201)的顶部中间位置与安置座(204)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安置座(204)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01)位于支撑架(1)内部中间位置,支撑架(1)的顶部中间位置与限位架(101)底部位置固定连接,限位架(101)的中间位置为空心设计,限位架(101)的空心位置与支撑架(1)顶部贯穿位置相对接,限位架(101)的周面位置设置有五个条形滑槽,每相邻两个条形滑槽的间距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修复治理土地遥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101)最前端位置的条形滑槽固定连接有延伸板(102),延伸板(102)的顶部中间位置与轴承座(103)底部位置滑动连接,延伸板(102)的前端位置与电机a(104)固定连接,电机a(104)的前端转轴设置有齿轮,轴承座(103)的中间设置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瑾张慧琴王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调查院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宁夏数据与应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