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涉及一种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齿轮传动的设计中,内齿圈是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元件,其内部有齿轮齿槽,可以与外部的齿轮相啮合,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常应用于行星齿轮传动中。而在齿轮传动设计中,因为空间、结构等限制,经常会出现内齿圈壁厚较薄的情况,这种内齿圈被称之为薄壁内齿圈,其结构如图1所示,薄壁内齿圈内齿齿顶圆直径da与大外圆dm之间壁厚相较于大外圆直径dm差距过大,故使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加工薄壁内齿圈难度非常大,在夹持固定时受到的装夹力和加工中受到的切削力都会造成薄壁内齿圈的变形,造成尺寸超差,影响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以及齿部的精度等级。同时,内齿圈在设计中通常都会要求进行氮化处理,薄壁内齿圈因为壁厚较薄,在氮化时更容易产生形变,从而造成零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采用粗车→调质处理→精车→线切割→平磨→插齿→氮化的工序流程,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质处理为氮化工序的预热处理,同时能去除粗车加工的应力,并在插齿前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去除加工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插齿抱箍中的压板和台阶面边缘均与零件内齿齿根圆间距离大于0.5mm,防止插齿时刀具干涉或因缺少退刀槽而撞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氮化后待零件完全冷却再取出,防止零件产生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采用粗车→调质处理→精车→线切割→平磨→插齿→氮化的工序流程,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质处理为氮化工序的预热处理,同时能去除粗车加工的应力,并在插齿前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去除加工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薄壁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插齿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家琦,段瑞,李炜斌,敬馨,徐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清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