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防坠护夹和电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671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9
本技术涉及电力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线防坠护夹和电缆组件,其中,电缆线防坠护夹包括第一防护段和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段的第二防护段,所述第一防护段围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所述第二防护段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第二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所述第一防护段连接所述第防护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在本技术中,通过实现电缆线防坠护夹解决电缆脱落电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供电,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线防坠护夹和电缆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风机的数量在稳增的同时,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电缆线需要电连接电塔的终端。

2、电缆数量的增多,电塔终端的电缆连接处承受电缆重量的负载也越大,在现有技术中,防止电缆线在连接端坠落的方式仅仅是在电缆线靠近电塔终端的附近设置一个倒钩结构,倒钩的一端连接电塔,带有钩子结构的另一端勾住电缆,来防止电缆坠落。但并不能缓解电缆头连接电塔这一部分的承重从而存在电缆脱落电塔的危险,一旦电缆头脱离电塔设有的电缆套管则会出现风机停止运行,甚至有电缆被击穿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线防坠护夹,旨在通过实现电缆线防坠护夹解决电缆脱落电塔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包括第一防护段和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段的第二防护段,所述第一防护段围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所述第二防护段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第二限位通道;

3、所述第一限位通道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防坠护夹包括第一防护段(10)和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段(10)的第二防护段(20),所述第一防护段(10)围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10A),所述第二防护段(20)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10A)的第二限位通道(20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段(10)包括两个第一子防护段(101),两所述第一子防护段(101)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通道(10A),所述第二防护段(20)包括两个第二子防护段(201),两所述第二子防护段(201)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通道(20A)。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防坠护夹包括第一防护段(10)和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段(10)的第二防护段(20),所述第一防护段(10)围合形成第一限位通道(10a),所述第二防护段(20)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10a)的第二限位通道(20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段(10)包括两个第一子防护段(101),两所述第一子防护段(101)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通道(10a),所述第二防护段(20)包括两个第二子防护段(201),两所述第二子防护段(201)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通道(20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子防护段(101)对应与一所述第二子防护段(201)连接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子防护段(101)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线防坠护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子防护段(101)均设有一对连接耳(102),所述连接耳(102)设有预置螺孔(10b),一所述连接耳(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立帅孔浩刘坤磊王锋刘磊丁洋马鑫锋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风电淄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