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641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7
本技术涉及温室通风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包括温室本体,温室本体的两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温室本体在通风口处设置有卷膜机构,卷膜机构包括卷膜轴和遮风膜,卷膜轴水平设置在通风口的上方,并转动安装在温室本体上,遮风膜绕卷在卷膜轴上,遮风膜沿卷膜轴轴向的长度大于通风口沿卷膜轴轴向的长度,卷膜轴的底部连接有多个配重,配重沿卷膜轴的轴向均布。通过卷膜轴的转动对遮风膜进行绕卷与下放,在遮风膜的底部设置配重,当卷膜轴下放遮风膜遮挡通风口时,在配重的重力下带动遮风膜能顺利向下移动遮挡通风口,从而实现通风口的自动打开与关闭,能够及时且快速的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室通风,具体为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1、温室能够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温室的上部往往聚集高温高湿空气。这些高温高湿空气形成的环境容易给温室内的作物造成病虫害。目前的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温室的侧面设置通风口,通过通风口将这些高温高湿空气排出温室。通风口可以是自然通风的,也可以是强制通风的。针对温室的自然通风,通风口的打开与关闭需要靠人工拽风口控制绳进行调节,以达到开放或关闭通风口的效果,通过打开通风口实现通风换气,调节室内温度、空气湿度、补充二氧化碳或排出有害气体等目的,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通风口的打开效率慢,无法及时且快速的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通风口的打开与关闭,能够及时且快速的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节省了人工成本。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包括温室本体,所述温室本体的两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温室本体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卷膜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本体(1),所述温室本体(1)的两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2),所述温室本体(1)在所述通风口(2)处设置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卷膜轴(3)和遮风膜(4),所述卷膜轴(3)水平设置在所述通风口(2)的上方,并转动安装在所述温室本体(1)上,所述遮风膜(4)绕卷在所述卷膜轴(3)上,所述遮风膜(4)沿所述卷膜轴(3)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风口(2)沿所述卷膜轴(3)轴向的长度,所述卷膜轴(3)的底部连接有多个配重(5),所述配重(5)沿所述卷膜轴(3)的轴向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本体(1),所述温室本体(1)的两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2),所述温室本体(1)在所述通风口(2)处设置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卷膜轴(3)和遮风膜(4),所述卷膜轴(3)水平设置在所述通风口(2)的上方,并转动安装在所述温室本体(1)上,所述遮风膜(4)绕卷在所述卷膜轴(3)上,所述遮风膜(4)沿所述卷膜轴(3)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通风口(2)沿所述卷膜轴(3)轴向的长度,所述卷膜轴(3)的底部连接有多个配重(5),所述配重(5)沿所述卷膜轴(3)的轴向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2)内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杆(6),多个所述导向杆(6)沿着所述卷膜轴(3)的轴向均布,所述导向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通风口(2)的顶壁与底壁,所述导向杆(6)上滑动适配有导向滑块(7),所述导向滑块(7)连接在所述遮风膜(4)的前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7)远离所述温室本体(1)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适配有易断杆(9),所述易断杆(9)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国军薛太平李光李泽祥何军良陈世林张永祥郑有才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索迈农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