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641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池的SOC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的结果判定电池工作于强充、禁放或自发自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补电指令和电量保留指令;根据馈网功率计算出电池自发自用电流指令和电池自发自用充/放电方向指令;根据下发的指令使能与电池工作状态对应的特定单元,进而输出相应的电流方向指令和充/放电电流目标值以控制双向DC/DC电路的占空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将自发自用模式和备电模式进行混合控制,采用多阈值进行状态切换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控制方法中模式频繁切换和备电不足的问题,从而可以减小模式切换所产生的冲击,保障用户的用电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发电,尤其是涉及一种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常见的逆变器储能系统如光储逆变器系统,如图1所示。光储逆变器通过dc/dc电路控制pv侧功率,dc/ac电路控制负载功率与馈网功率,双向dc/dc电路控制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其中,arm根据电池的工作状态以及整个光储逆变器系统的功率情况,得到电池工作模式指令与电池充/放电电流指令,然后下发给dsp。在dsp中,根据arm下发的指令运行相应的控制环路,得到双向dc/dc电路的占空比dbat,通过pwm控制双向dc/dc电路,从而实现电池的充放电控制。

2、在并网条件下,储能系统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自发自用模式和备电模式,其能量调度优先级如图2所示;其中,标号1、2、3为pv提供能量优先级;标号①、②、③为负载能量获取优先级。

3、自发自用模式:如图2(a)所示,对于pv能量,优先给负载,其次给电池,最后进行馈网。负载能量获取优先级为pv>电池>电网。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是可以放电给负载的。

4、备电模式:如图2(b)所示,对于pv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池工作于强充状态时,发电的能量优先给电池,其次给负载,最后进行馈网;当发电的能量不足时,负载从电网取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补电指令flag1采用滞回逻辑;在电池的SOC上升至设定的阈值SOCth3时,补电指令flag1=0;在电池的SOC下降至设定的阈值SOCth1时,补电指令flag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池工作于强充状态时,发电的能量优先给电池,其次给负载,最后进行馈网;当发电的能量不足时,负载从电网取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补电指令flag1采用滞回逻辑;在电池的soc上升至设定的阈值socth3时,补电指令flag1=0;在电池的soc下降至设定的阈值socth1时,补电指令flag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工作状态指令生成模块对电池的工作状态判定过程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储能工作模式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流生成模块的工作过程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平王一鸣许颇汪洋汤添鸿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