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63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7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底台,所述模具底台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模具底台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压台,所述模具压台的上方表面设置有安装机构。将第一弹簧安装在固定管中,将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安装进固定管中,将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模具底台上,把第二弹簧安装在固定管的外侧表面,将第二支撑柱连接在承受板上,此时,让模具进行工作注料工作,压力会给到第一支撑柱上,然后回传给第一弹簧,通过第二支撑柱传给承受板,在模具四周均匀分布,达到减震的效果,当压力过大时,会让第二弹簧承受,达到重量分散,使其压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相关,尤其涉及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成型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但是现有的成型模具大多数不具有便于安装的效果,故此,特别需要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

2、因为现有的模具,大多数不具有减震的效果,导致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失去精确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长期的震动和冲击可能会导致模具部件的疲劳和磨损,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生产效率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底台(2),所述模具底台(2)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模具底台(2)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压台(4),所述模具压台(4)的上方表面设置有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柱(301)在模具底台(2)的一侧表面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卡盘(302)的外壁尺寸与固定管(303)的内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03)的内壁尺寸与第二卡盘(305)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底台(2),所述模具底台(2)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模具底台(2)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压台(4),所述模具压台(4)的上方表面设置有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柱(301)在模具底台(2)的一侧表面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卡盘(302)的外壁尺寸与固定管(303)的内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03)的内壁尺寸与第二卡盘(305)的外壁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二支撑柱(306)在承受板(308)的一侧表面呈等间距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04)以固定管(30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弹簧(307)在承受板(308)的一侧表面呈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底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卡块(501)、防护板(502)、卡槽(503)、旋转轴(504)、挡板(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泽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