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抗震加固,具体涉及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及框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既有框架建筑结构加固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增大截面、外包型钢等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局部抗震加固方法;另一种是以增设支点、增设抗力构件等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整体抗震加固方法。
3、附加腹板的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层(或多层)梁间布置一定数量的腹板,优化框架梁的内力分布,使框架梁、柱及节点的弯矩减小。同时,腹板作为一种抗侧力构件,能够为框架结构增加抗侧刚度,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附加腹板的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仍存在以下问题:地震作用下,腹板作为抗侧力构件参与结构耗能时,由于腹板为刚性板,其本身的耗能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了框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及框架建筑结构,能够参与结构耗能,使得框架建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包括上层框架梁、下层框架梁以及设置在上层框架梁、下层框架梁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中部设置贯穿腹板顶面和底面的缝隙以形成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机构,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顶部之间设有上刚性连接件,上刚性连接件与第一腹板部、第二腹板部和上层框架梁固定,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底部之间设有下刚性连接件,下刚性连接件与第一腹板部、第二腹板部和下层框架梁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腹板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包括上层框架梁、下层框架梁以及设置在上层框架梁、下层框架梁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中部设置贯穿腹板顶面和底面的缝隙以形成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机构,第一腹板部和第二腹板部顶部之间设有上刚性连接件,上刚性连接件与第一腹板部、第二腹板部和上层框架梁固定,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底部之间设有下刚性连接件,下刚性连接件与第一腹板部、第二腹板部和下层框架梁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腹板部固定,第二固定板与第二腹板部固定,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采用x型软钢阻尼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腹板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刚性连接件和下刚性连接件均采用u型连接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庆霞,宋志宽,张庭,张鑫,李书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