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618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结构还包括锚杆杆体的钢套管;钢套管内壁与锚杆杆体摩擦配合,所述钢套管为开口管并由螺纹紧固件锁定,通过调节钢套管的开口大小而能调节钢套管和锚杆杆体之间的摩擦力,所述钢套管具有若干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因围岩或边坡变形过大造成锚杆杆体与握裹砂浆或握裹砂浆和岩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弱甚至消失,避免锚杆支护作用减弱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适用于地下洞室或边坡、基坑等支护工程,用以代替传统锚杆。


技术介绍

1、在地下洞室或边坡、基坑支护工程中,锚杆支护作为保证地下洞室或者边坡、基坑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岩土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锚杆体与周边岩土体间的摩擦力,形成一个锚杆-岩土体的复合结构来加固地下洞室或边坡、基坑等,使工程达到自身稳定。

2、传统的锚杆杆体与周围的握裹砂浆已经牢固粘结,通过握裹砂浆与周围的岩土体进行相互作用,当施工开挖导致地应力调整等原因,洞室或边坡往临空面发生过大变形时,锚杆杆体与加固岩土体之间不协调的变形量将使锚杆杆体与岩土体间发生滑移;由于砂浆的抗拉强度较低,过大的滑移量将导致不协调变形量较大部位的砂浆发生破坏(通常为锚固孔口段一定范围,以及穿结构面的一定范围),使锚杆与握裹砂浆间或握裹砂浆和岩土体间的摩擦力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减弱对岩土体的加固作用,对地下洞室或边坡、基坑的稳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目前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都是在锚杆外锚头上进行改进,在锚杆杆体上仍与传统锚杆一致,仍存在岩土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结构还包括锚杆杆体(1)的钢套管(6);钢套管(6)内壁与锚杆杆体(1)摩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套管的开口部位设置舌部,所述舌部上设置与螺纹紧固件连接的孔,所述钢套管的至少部分舌部的端部到钢套管的中心距离与锚固孔的半径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6)内壁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所述锚杆杆体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外壁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结构还包括锚杆杆体(1)的钢套管(6);钢套管(6)内壁与锚杆杆体(1)摩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套管的开口部位设置舌部,所述舌部上设置与螺纹紧固件连接的孔,所述钢套管的至少部分舌部的端部到钢套管的中心距离与锚固孔的半径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6)内壁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所述锚杆杆体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外壁设有月牙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权陈建林江亚丽万祥兵方丹钱军赵修龙邵兵陈鹏陆健健程普叶辉辉补约依呷陈登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