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画案。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作画所使用的画案,通常采用桌面为平面型的画桌。对于创作较大幅画 面的画,画纸往往铺出桌面之外;同时随着绘画的进程,绘画者常常需要调整画纸的位置, 由于桌面是固定的,上述画纸位置的调整,通常通过移动画纸来实现。移动画纸不仅操作麻 烦,而且由于纸张已画部分受到水的浸湿,其强度变弱(特别是宣纸),移动中的纸容易损 伤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画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画案,包括案体及支撑案体的支撑体,案体为圆柱体 或圆筒;支撑体上设置有转动体,圆柱体或圆筒置放在转动体上。 所述转动体为转动轮。 上述圆柱体为空心圆柱体。 所述圆柱体外表面覆盖有毛毡。 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画纸(如宣纸等)覆盖在案体上并固定,即 可在画纸上画画。当需要移动画纸时,使用者只须转动案体至适当位置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图4,本技术包括呈圆柱体(或圆筒)的案体l及支撑案体l的支 撑体2(支撑体2可采用如附图所示的四条支杆联接的框形结构),支撑体2上设置有4个 转轮,圆柱体1置放在转轮上。4个转轮既可以与支撑体2 —起支撑圆柱体l,又可以通过 其转动而使圆柱体1相对支撑体2转动。显然,圆柱体相对支架转动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 置在支撑体2上的二个平行支杆,每个支杆通过轴承联接在支撑体上来实现。作为变通,也 可以采用 一个支杆固定在支撑体上,另 一个支杆通过轴承联接在支撑体上实现转动。 本技术的圆柱体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画案,包括案体及支撑案体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案体为圆柱体或圆筒;支撑体上设置有转动体,圆柱体置放在转动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