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制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478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制氢系统,属于电解制氢技术领域。混合制氢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和碱性电解系统;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与碱性电解系统的碱液循环回路连通,第二换热通道与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的去离子水循环回路连通;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的入口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的出口连通,第四换热通道与碱性电解系统的冷却回路,第三换热通道内的碱液用于与第四换热通道内的冷却液换热。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混合制氢系统,通过将碱液依次与电解前的去离子水和冷却水进行换热,可减少碱液冷却至指定温度所需的冷却水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解制氢,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制氢系统


技术介绍

1、电解水制氢技术是降低碳排放得到绿氢的核心技术,因其具有工艺简单、所制氢气纯度高、原料易得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常见的电解制氢技术中包括碱性电解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目前,部分地区将碱性电解系统和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联合形成混合制氢系统,并利用混合制氢系统进行电解制氢,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但是该形式的混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冷却水用量较大,同时在夜间停机工况下,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中的去离子水温降较快,当车间温度较低时,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中的去离子水容易发生冻结,危及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混合制氢系统,可减少碱液冷却至指定温度所需的冷却水用量,同时为去离子水预热,提高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的启动速度,提高混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制氢系统,包括:

3、质子交换膜电解系统和碱性电解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循环回路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的去离子水进水管路和去离子水出水管路,所述去离子水循环回路设有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并联的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去离子水进水管路和所述去离子水出水管路连通,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循环回路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的去离子水进水管路和去离子水出水管路,所述去离子水循环回路设有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并联的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去离子水进水管路和所述去离子水出水管路连通,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包括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连通的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出水管路,所述冷却回路设有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并联的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路和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路连通,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氢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