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翔专利>正文

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439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30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呈U形,架杆的纵杆为空心结构,架杆的横杆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杆,架杆的纵杆中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限位杆,架杆的纵杆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远离固定座的端部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活动杆远离限位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杆,手持杆的中间开设有滑槽,连杆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手持杆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收拉组件。本技术,对患者的制服是在远处通过手持杆实现的,医护人员不需要靠近患者,可以避免患者袭击医护人员而造成医护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真正实现安全防护的作用,功能更加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338591u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心理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顶端两侧均向下延伸设有延展侧板,延展侧板上螺纹连接设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端部贯穿延展侧板侧壁设置,定位螺栓的端部转动连接设有防护定位件,固定架的顶部两侧对称滑动连接设有滑动板,对称滑动板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板一与板二,板一与板二侧壁的顶部与底部均连接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套接设有滑动夹板﹐滑动夹板与板二的相对面均内凹设有弧形夹槽,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使用,可以根据患者体型调节使用的一种心理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结构。

2、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患者制服,然后在转移到整个装置上,来对患者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安全防护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患者是突发疾病,此时,若是患者带有攻击性,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制服时,便可能受到攻击而受伤,因此,综合来说,上述专利的安全防护能力有限。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呈U形,架杆(1)的纵杆为空心结构,架杆(1)的横杆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杆(2),架杆(1)的纵杆中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杆(3),活动杆(3)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限位杆(4),架杆(1)的纵杆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5),且拉簧(5)远离固定座(18)的端部与限位杆(4)固定连接,活动杆(3)远离限位杆(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杆(6),手持杆(2)的中间开设有滑槽(7),连杆(6)滑动安装在滑槽(7)内,手持杆(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收拉组件,通过收拉组件拉动连杆(6)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呈u形,架杆(1)的纵杆为空心结构,架杆(1)的横杆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杆(2),架杆(1)的纵杆中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杆(3),活动杆(3)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限位杆(4),架杆(1)的纵杆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5),且拉簧(5)远离固定座(18)的端部与限位杆(4)固定连接,活动杆(3)远离限位杆(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杆(6),手持杆(2)的中间开设有滑槽(7),连杆(6)滑动安装在滑槽(7)内,手持杆(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收拉组件,通过收拉组件拉动连杆(6)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挡块(8),且限位杆(4)在拉簧(5)的作用下抵柱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杆(4)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两个限位杆(4)仅能向架杆(1)的中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神科临床患者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拉组件包括拉线(9),拉线(9)穿设在手持杆(2)的中间,手持杆(2)的中间段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李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