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407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识别方法,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染色识别成像方法可以成功地识别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解决了二维切片、染色观察中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在一块组织中观察连续的多个层面,不仅有着更高的效率,同时可以连续地追踪血管,明确其走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对VM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进一步对VM与某些蛋白的共定位,或是其与其他结构如神经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血管生成拟态是由肿瘤细胞独立形成的、没有血管内皮细胞包绕的、参与肿瘤血供及转移的微血管结构,它的形成是肿瘤细胞自身塑性改变以及肿瘤细胞与局部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多种肿瘤基因及血管生成调节基因参与其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不但为肿瘤的快速生长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还由于肿瘤细胞与血液直接接触,使得原位肿瘤更易形成转移,恶性肿瘤中vm的形成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血管生成拟态的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突破。

2、目前对于血管生成拟态的检测较为公认的手段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血管样结构的pas阳性和cd31阴性染色的观察,如能在管腔中看到红细胞则更具有说服力。不过由于pas染色特异性较差,对观察有很大的干扰,难以准确辨认;且在二维层面较难对vm的形态、走行、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研究,因此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3、immunolabeling-enabledthree-d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梯度甲醇或乙醇的浓度为20%、40%、60%、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次处理时间为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浸泡时间为1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清洗次数为两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梯度甲醇或乙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拟态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梯度甲醇或乙醇的浓度为20%、40%、60%、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次处理时间为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浸泡时间为1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清洗次数为两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于敏陈迪李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