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366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内构造有至少两条汗液收集微管道,微流控芯片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汗液收集孔,各条汗液收集微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汗液流入控制管段与汗液存储管段,各汗液流入控制管段皆处于汗液收集孔的孔壁上,各条汗液存储管段的末端具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设有透气不透水薄膜,各条汗液收集微管道分别具有的汗液流入控制管段的通流口径各不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汗液能够随着时间的推进依次进入相应的汗液收集微管道内从而实现汗液的分时逐次收集存储目的;收集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汗液收集效率更高,且杜绝了人为干预带来的污染风险,保证每条微管道内汗液的原始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生物芯片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


技术介绍

1、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是一种研究微米或纳米尺度下液体流动和控制的跨学科
,它结合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旨在利用微型通道和微型器件来操控微量液体或气体,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药物筛选、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2、由于汗液中包含着人体健康和运动状态的关键信息,因此在运动过程中汗液的收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汗液采集方法分为全身收集法和局部收集法,全身收集法包括全身冲洗和收集衣物浸泡等;局部收集法包括吸汗贴片、纱布海绵、滤纸、塑料汗液收集器等。全身收集法采集的汗液很容易被皮肤表面以及衣物上的物质所污染,而且操作十分繁琐;局部采集法相比之下更容易操作,但由于采集的汗液直接接触外界环境,依然存在较高的被污染风险;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做到分时段采集、储存汗液,也会导致新汗液和旧汗液的混合,也会导致汗液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汗液存储管段(113)的通流口径及管段延伸总长度皆相等,各所述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皆小于所述汗液存储管段(113)的通流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大小成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0.1mm≤d≤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汗液存储管段(113)的通流口径及管段延伸总长度皆相等,各所述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皆小于所述汗液存储管段(113)的通流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大小成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0.1mm≤d≤0.5mm,且最小的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为d1,0.05mm≤d≤0.2mm,最大的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通流口径为d2,1mm≤d≤2mm;和/或,各所述汗液流入控制管段(111)的延伸长度为s,2mm≤s≤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分时段汗液收集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汗液存储管段(113)的通流口径为d,0.2mm≤d≤0.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在运动过程中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张敏冯然林宝宝陈燕旌张诚董镇赫吴琳霄桑永梅张会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