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35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眼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及其使用方法,负压吸环包括负压环上部和负压环下部,负压环下部的内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贴合内壁、负压槽和第二贴合内壁。方法包括步骤有:将负压吸环轻轻压放在眼球上,在眼球表面形成负压,进而将负压环吸附到眼球表面,起到储存核黄素溶液的作用;手术完成后,卸载负压环与眼球表面的负压,从眼球上取下负压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贴合内壁、负压槽和第二贴合内壁,在贴合眼球的同时,形成了负压吸附,使得本产品可以很好地吸附固定在眼球上,能够有效的储存核黄素溶液而不渗漏,提高核黄素溶液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眼部非手术部位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眼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角膜交联手术中的辅助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角膜交联术也称之为角膜胶原交联术,是一种利用核黄素作为光敏剂配合紫外光a(uva ultraviolet rays a)照射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手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经过核黄素(交联剂)浸泡的角膜,诱导光化学交联反应,从而提高角膜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来延缓甚至阻止病变进展。

2、交联手术要求核黄素溶液与角膜充分接触、浸泡,而现有的角膜负压环是用塑料或者医用金属制成的中空杯,并经由管路与注射器连接。利用注射器抽出空气进而在负压环与眼球间形成负压,使负压环吸附在眼球上。但是通过注射器抽吸空气形成负压固定负压环的方式操作不方便,使得患者感觉不舒适,甚至会引起结膜水肿、充血和结膜下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及其使用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负压环上部(1)和负压环下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内壁(23)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槽(21)的槽壁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第二贴合内壁(22)的直径小于第一贴合内壁(23)的最小直径且等于负压槽(21)的最小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内壁(23)、负压槽(21)和第二贴合内壁(22)三者进行曲面平滑连接。

5.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负压环上部(1)和负压环下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内壁(23)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槽(21)的槽壁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第二贴合内壁(22)的直径小于第一贴合内壁(23)的最小直径且等于负压槽(21)的最小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内壁(23)、负压槽(21)和第二贴合内壁(22)三者进行曲面平滑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角膜负压吸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内壁(22)曲面处在第一贴合内壁(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贵堂陈文光李慧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沃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