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叶片风力发电,尤其涉及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将叶片的转动机械能通过电磁感应转变为电能,通常安装在沿海,海上和其他高风地区,通过将风的动能转为电能,而无叶片风力发电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电磁式风力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利用自然风场中流体经过圆形截面阻流体产生涡致振动,通过机械振动结构和电磁转换结构,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2、目前所设计的无叶片风力发电设备虽然比普通风力发电设备体积小,但是很多需要安装在海拔较高处的无叶片风力发电设备,在雷雨季节也是容易被雷击的,导致无叶片风力发电设备受损,造成安全隐患及经济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受用效果不佳,实用性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摆杆机构(8),所述摆杆机构(8)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筒(7),所述连接筒(7)的外侧安装有捕能组件(3),所述捕能组件(3)与支撑组件(2)之间共同安装有电能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2)的外侧上部安装有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的上端安装有避雷机构(4),所述避雷机构(4)的上端穿过捕能组件(3)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避雷机构(4)与捕能组件(3)之间共同安装有防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摆杆机构(8),所述摆杆机构(8)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筒(7),所述连接筒(7)的外侧安装有捕能组件(3),所述捕能组件(3)与支撑组件(2)之间共同安装有电能组件(6),所述支撑组件(2)的外侧上部安装有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的上端安装有避雷机构(4),所述避雷机构(4)的上端穿过捕能组件(3)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避雷机构(4)与捕能组件(3)之间共同安装有防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有安装座(21)、外筒(22)和内筒(23),所述安装座(21)螺接在底座(1)的上端,所述安装座(21)的上端安装有外筒(22)和内筒(23),所述内筒(23)位于外筒(22)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能组件(3)包括有风筒(31)、筒盖(32)和第二圆槽(33),所述风筒(31)设置在外筒(22)的外侧,所述风筒(31)的上端螺接筒盖(32),所述筒盖(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圆槽(33),所述第二圆槽(33)的内径与内筒(23)的内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机构(4)包括有接闪器(41)、连接座(42)、引下线(43)、接地件(44)和绝缘罩(45),所述绝缘罩(45)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所述绝缘罩(45)的内腔安装接地件(44),所述接地件(44)的上端连接引下线(43),所述引下线(43)的上端贯穿底座(1)且穿过外筒(22)和内筒(23)之间后延伸至其上方连接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的上端安装接闪器(41),所述接闪器(41)的上端穿过第二圆槽(33)且延伸至其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5)包括有安装套(51)、连接套(52)、皮革套(53)和套板(54),所述套板(54)螺接在筒盖(32)的上端,所述套板(54)的内侧粘接皮革套(53),所述皮革套(53)的上端粘接连接套(52),所述安装套(51)粘接在接闪器(41)的外侧,所述连接套(52)套接在安装套(51)的外侧,所述安装套(51)与连接套(52)均为绝缘橡胶材料所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的避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机构(8)包括有杆套座(81)、限位槽口(82)、摆杆(83)、限位块(84)、固定块(85)和螺栓(86),所述连接筒(7)和底座(1)相对应的一侧均螺接有杆套座(81),所述杆套座(81)的外侧对称设置限位槽口(82),所述杆套座(81)之间共同插接摆杆(83),所述摆杆(83)的外侧上下两部均对称连接有与限位槽口(82)相插接的限位块(84),所述杆套座(81)的一端均两侧均对称连接有与限位块(84)位置相匹配的固定块(85),所述固定块(85)与限位块(84)之间共同螺接螺栓(8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艾云飞,赵文胜,张海军,安继飞,赵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微澜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