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277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直线杆塔;在A相横担下方设置的第一跳线绝缘子;在B相横担背离架空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一支柱绝缘子,以及在B相横担下方设置的第二跳线绝缘子;在C相横担背离架空线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二支柱绝缘子,以及在C相横担的横担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三支柱绝缘子;以杆塔为中心对称布置的避雷器支架和电缆终端支架,其中A相引下线引至电缆终端支架的背离架空线侧的电缆终端上,B相引下线引至电缆终端支架的横担伸出侧的电缆终端上,C相引下线引至电缆终端支架的架空线侧的电缆终端上。本技术的电缆引下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布局简洁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用于将电力线路中耐张杆塔方便经济地改为电缆杆塔。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在已运行的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改造,其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原线路直线杆塔位置下电缆,例如110kv三相架空线下电缆,同时保持改造后原线路继续正常运行。

2、现有技术是在拟改造原杆塔附近合适的位置,新立一基电缆终端杆塔,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要恢复原线路。现有技术可以解决对现有线路的上述改造的技术问题,但是,新建一基杆塔费用比较昂贵,如何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改造成本,成为工程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3、理想地,直接利用现有杆塔经过简单技术改造后,直接下电缆,这样不再需要增加新杆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直接利用现有直线杆塔下电缆,不需要增加新的电缆杆塔。

2、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横担、C相横担,各横担两端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连接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相、C相引下线为双分裂导线,各支柱绝缘子端部设有双软母线固定金具,用于固定双分裂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裂导线每隔2米设置一间隔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的末端设有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横担、c相横担,各横担两端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连接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相、c相引下线为双分裂导线,各支柱绝缘子端部设有双软母线固定金具,用于固定双分裂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裂导线每隔2米设置一间隔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的末端设有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每相导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缆终端的上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终端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盛夏旭唐明张文斌杜袁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