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用于将电力线路中耐张杆塔方便经济地改为电缆杆塔。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在已运行的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改造,其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原线路直线杆塔位置下电缆,例如110kv三相架空线下电缆,同时保持改造后原线路继续正常运行。
2、现有技术是在拟改造原杆塔附近合适的位置,新立一基电缆终端杆塔,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要恢复原线路。现有技术可以解决对现有线路的上述改造的技术问题,但是,新建一基杆塔费用比较昂贵,如何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改造成本,成为工程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3、理想地,直接利用现有杆塔经过简单技术改造后,直接下电缆,这样不再需要增加新杆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直接利用现有直线杆塔下电缆,不需要增加新的电缆杆塔。
2、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横担、c相横担,各横担两端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连接输电导线,还包括:在a相横担端部的横担下方悬吊设置的第一跳线绝缘子;在b相横担端部的背离架空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架和位于第一支架末端的第一支柱绝缘子,以及在b相横担端部的横担下方悬吊设置的第二跳线绝缘子;在c相横担端部的背离架空线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架和位于第二支架末端的第二支柱绝缘子,以及在c相横担端部的横担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三支柱绝
3、进一步地,上述a相、b相、c相引下线为双分裂导线,各支柱绝缘子端部设有双软母线固定金具,用于固定双分裂导线。
4、进一步地,上述双分裂导线每隔2米设置一间隔棒。
5、进一步地,上述引下线的末端设有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每相导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缆终端的上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终端下方设有电缆铝合金固定金具,用于固定束缚电缆。
6、进一步地,上述电缆终端支架设置在杆塔距离地面8米以上的位置,所述避雷器支架在c相横担和电缆终端支架二者之间居中布置。
7、进一步地,上述每相电缆利用c-pvc保护管引出地面2.5米以上,所述保护管与杆身相连接,所述保护管两端采用电缆堵料封堵严密。
8、进一步地,上述电缆终端为充油式电缆户外终端。
9、进一步地,上述每一回路的adss光缆和回流线电缆共用一根保护管上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1)本技术在原直线杆塔的基础之上增加了4个支架,6个支柱绝缘子,1个避雷器平台(含6个支柱绝缘子)和1个电缆头平台就可以完成在原直线杆塔的基础之上直接完成电缆引下的工作,使用器件少,而且安全可靠。
12、(2)本技术的电缆引下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布局简洁合理、安全可靠,可作为直线杆下电缆的成熟典设。相比于重新立一基新的专用电缆终端杆,成本低廉。
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横担、C相横担,各横担两端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连接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相、C相引下线为双分裂导线,各支柱绝缘子端部设有双软母线固定金具,用于固定双分裂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裂导线每隔2米设置一间隔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的末端设有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每相导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缆终端的上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终端下方设有电缆铝合金固定金具,用于固定束缚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支架设置在杆塔距离地面8米以上的位置,所述避雷器支架在C相横担和电缆终端支架二者之间居中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电缆利用C-PVC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为充油式电缆户外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回路的ADSS光缆和回流线电缆共用一根保护管上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包括直线杆塔、自杆塔顶部向下依次布置的地线横担、a相横担、b相横担、c相横担,各横担两端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连接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相、c相引下线为双分裂导线,各支柱绝缘子端部设有双软母线固定金具,用于固定双分裂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裂导线每隔2米设置一间隔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中耐张杆下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的末端设有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每相导线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与电缆终端的上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终端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盛,夏旭,唐明,张文斌,杜袁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