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25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包括基座、左控制台、右控制台、方向舵固定板、中置控制台、靠背板和能上下移动的顶升支板;基座顶面设置有座位板,座位板上开设有操纵杆出入孔;右控制台上设置有第一驾驶模式操纵杆;顶升支板上方设置有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当顶升支板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时,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的顶端位于座位板下方;当顶升支板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时,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通过操纵杆出入孔伸出到座位板上方。该技术方案可将飞行模拟驾驶所需要的操作部件集成于一体,并且在一台模拟驾驶设备上可进行不同机型操作布局的快速切换,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驾驶,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模拟驾驶设备,更具体的,为一种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游戏行业,飞行模拟驾驶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项目,高质量的模拟驾驶设备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感。现有技术中,通常操纵杆、方向舵脚踏板、节流阀、各仪表盘等均为单独设置的部件,在使用时分别将各部件固定在桌面或台面上,再配置合适的座椅和显示屏幕形成一个模拟驾驶环境后,用户便可以进行模拟飞行驾驶操作。

2、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现有技术这种现场组装式的方案,使得在使用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设备的组装配置和调试,使用后也需要很多时间来拆卸并收纳,极大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并且,不同飞机的驾驶方式不同,特别是不同机型的操纵杆布置位置明显有区别(例如大多数中小型固定翼飞行器及战机驾驶布局采用中置操纵杆,现代化战机驾驶布局采用侧置操纵杆),在进行不同机型的模拟飞行时,必须先重新布置操纵杆(转换到不同机型时,控制面板上的按钮等部件可通过软件切换实现代用,但操纵杆布置位置、手感等完全不同,无法代用),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连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的左控制台(40)、连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的右控制台(2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底部的方向舵固定板(7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中部的中置控制台(6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后侧顶部的靠背板(80)、以及与所述基座(10)活动连接的顶升支板;所述基座(10)的顶面设置有座位板(14),所述座位板(14)上开设有操纵杆出入孔;所述右控制台(20)上还设置有第一驾驶模式操纵杆(16);所述顶升支板上方连接有竖向布置的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15),且所述顶升支板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所述顶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连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的左控制台(40)、连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的右控制台(2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底部的方向舵固定板(7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中部的中置控制台(60)、连接于所述基座(10)后侧顶部的靠背板(80)、以及与所述基座(10)活动连接的顶升支板;所述基座(10)的顶面设置有座位板(14),所述座位板(14)上开设有操纵杆出入孔;所述右控制台(20)上还设置有第一驾驶模式操纵杆(16);所述顶升支板上方连接有竖向布置的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15),且所述顶升支板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所述顶升支板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15)的顶端位于所述座位板(14)下方;当所述顶升支板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驾驶模式操纵杆(15)通过所述操纵杆出入孔伸出到所述座位板(14)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支板下方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或齿轮齿条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所述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的底端与所述基座(10)相铰接;所述基座(10)包括基座主体(11)和浮动侧板(12),所述浮动侧板(12)通过滑轨(13)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11)的左侧,所述左控制台(40)连接于所述浮动侧板(12)顶部;当所述浮动侧板(12)移动到远离所述基座主体(11)的极限位置时,所述浮动侧板(12)与所述基座主体(11)之间留有预设间隙;将所述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的顶端压下时,所述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位于所述座位板(14)下方;将所述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的顶端提起时,所述第三驾驶模式操纵杆(17)的顶部能通过所述预设间隙伸出到所述座位板(14)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台(40)铰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所述右控制台(20)铰接于所述基座(10)顶部,所述方向舵固定板(70)铰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底部,所述中置控制台(60)铰接于所述基座(10)前侧中部,所述靠背板(80)铰接于所述基座(10)后侧顶部;当所述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控制台(40)、所述右控制台(20)、所述中置控制台(60)、所述靠背板(80)和所述方向舵固定板(70)均处于各自的远离所述基座(10)中心的第一极限位置;当所述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控制台(40)、所述右控制台(20)、所述中置控制台(60)、所述靠背板(80)和所述方向舵固定板(70)均处于各自的靠近所述基座(10)中心的第二极限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控制台(40)伸出所述基座(10)的左侧边缘,所述右控制台(20)伸出所述基座(10)的右侧边缘,所述中置控制台(60)和所述方向舵固定板(70)均伸出所述基座(10)的前侧边缘,所述靠背板(80)伸出所述基座(10)的后侧边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飞行模拟驾驶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