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架空导线,具体涉及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架空线路是用绝缘子将输电导线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譬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导致导线损坏;而导线的表皮若发生损坏,则容易导致导线中的其中一股或者几股线材发生断线情况,但导线又没有出现整体断裂的情况,此时在导线的表皮破损处往往会产生高压电弧,并且放电,从而造成电力的巨大损失;而且因导线并未完全整体断开,不容易发现其出现断线,而相邻杆塔之间也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也增加了寻找导线表皮损坏处的困难。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将导线夹住,便可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实现在导线上移动,从而便于通过漏电感应器来寻找导线的断线位置,避免了因导线断线而导致电力大量损失的现象发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轴承座、漏电感应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对齐设置,并螺接形成一竖直横向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下壳体的左右内侧面中间偏上位置还分别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转轴,每一所述转轴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且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连接,并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延伸出下壳体部分还联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辊
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均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上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一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均间隔设置在对应所述转轴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互不干涉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靠下壳体侧的一侧面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焊接固定,且其上表面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进而便于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
4、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下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二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l形结构,且其水平边一端均与所述上壳体的对应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其竖直边一端均竖直向下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所在水平面;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对齐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上,且将第二定位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第一定位块上,再通过螺栓分别将第二定位块与对应第一定位块螺接固定,进而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螺接成一整体。
5、优选的,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对于漏电感应器正下方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在所有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且与所述上壳体水平横向滑动连接,进而通过绝缘层对漏电感应器进行保护。
6、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右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右内侧面对应位置抵紧插接,且在其左侧面还水平对齐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左侧面水平垂直延伸出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并在其超出上壳体部分的上下两侧还水平对称设有限位板,每一所述限位板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其右端面分别与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对应位置垂直焊接固定,并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在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销轴,且所述销轴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贯穿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固定块以及下面一个所述限位板,进而对绝缘层的水平横向滑动进行限位;在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相对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还垂直设有把手,进而通过把手对绝缘层进行抽拉动作。
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辊的辊面为圆柱形结构,且在其辊面中间位置沿其圆周方向还嵌入式同轴心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且在其外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设有数个定位凸起。
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辊的辊面为与第一转动辊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且在其辊面中间位置沿其圆周方向还嵌入式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并在其外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设有数个定位凸起;导线沿水平纵向夹持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凸起进行防打滑。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支架、主齿轮和从齿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延伸出下壳体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所述从齿轮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间隔设置,并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下方还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为开口槽沿竖直上下方向设置的u形结构,且其开口端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并与所述从齿轮间隔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远离下壳体侧的外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螺接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水平垂直延伸至所述电机支架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支架对所述主齿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辊绕其自身轴向进行转动。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动作同步,且其上升行程需确保第二转动辊的辊面可与第一转动辊的辊面接触,进而将导线夹持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并需确保轴承座对第一转动辊的转动不产生干涉;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箱体、螺纹杆、主锥齿轮、从锥齿轮、第一电机和套筒;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左右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中空长方体状的箱体,且每一所箱体的设置位置均与每一所述轴承座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并分别对第二转动辊的升降动作以及转动不产生干涉;每一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且其靠下壳体对应左右内侧面的一侧面均为开放式,并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内侧面抵紧贴合;在每一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嵌入开设有一圆孔,且每一所述圆孔均与对应所述箱体的内部相连通;在每一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还竖直同轴心设有螺纹杆,且每一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均小于对应圆孔的直径,每一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均与对应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转动连接,且其上端分别经圆孔竖直向上延伸出对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并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互不干涉设置;在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轴承座、漏电感应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对齐设置,并螺接形成一竖直横向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下壳体的左右内侧面中间偏上位置还分别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转轴,每一所述转轴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且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连接,并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延伸出下壳体部分还联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辊水平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对应所述转轴螺接,进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辊进行转动;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左右对称竖直设有升降机构,且两个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均竖直向上设置,并分别与对应所述轴承座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相对于第一转动辊正下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轴承座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连接;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信号发射器,且在其内顶面还设有与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的漏电感应器;导线水平纵向穿过下壳体的前后表面相对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之间,且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配合,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均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上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一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均间隔设置在对应所述转轴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互不干涉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靠下壳体侧的一侧面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焊接固定,且其上表面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进而便于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下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二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L形结构,且其水平边一端均与所述上壳体的对应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其竖直边一端均竖直向下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所在水平面;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对齐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上,且将第二定位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第一定位块上,再通过螺栓分别将第二定位块与对应第一定位块螺接固定,进而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螺接成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对于漏电感应器正下方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在所有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且与所述上壳体水平横向滑动连接,进而通过绝缘层对漏电感应器进行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右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右内侧面对应位置抵紧插接,且在其左侧面还水平对齐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左侧面水平垂直延伸出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并在其超出上壳体部分的上下两侧还水平对称设有限位板,每一所述限位板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其右端面分别与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对应位置垂直焊接固定,并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在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销轴,且所述销轴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贯穿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固定块以及下面一个所述限位板,进而对绝缘层的水平横向滑动进行限位;在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相对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还垂直设有把手,进而通过把手对绝缘层进行抽拉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辊的辊面为圆柱形结构,且在其辊面中间位置沿其圆周方向还嵌入式同轴心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且在其外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设有数个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辊面为与第一转动辊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且在其辊面中间位置沿其圆周方向还嵌入式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并在其外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设有数个定位凸起;导线沿水平纵向夹持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凸起进行防打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支架、主齿轮和从齿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延伸出下壳体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所述从齿轮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间隔设置,并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下方还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轴承座、漏电感应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对齐设置,并螺接形成一竖直横向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下壳体的左右内侧面中间偏上位置还分别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转轴,每一所述转轴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且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连接,并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延伸出下壳体部分还联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辊水平横向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对应所述转轴螺接,进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辊进行转动;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左右对称竖直设有升降机构,且两个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均竖直向上设置,并分别与对应所述轴承座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相对于第一转动辊正下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轴承座绕其自身轴向转动连接;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信号发射器,且在其内顶面还设有与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的漏电感应器;导线水平纵向穿过下壳体的前后表面相对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之间,且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配合,下壳体在导线上进行水平纵向运动,进而通过漏电感应器对导线断线处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表面以及上表面均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上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一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且均间隔设置在对应所述转轴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互不干涉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靠下壳体侧的一侧面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对应外侧面焊接固定,且其上表面分别竖直向上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进而便于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为开放式,且在其左右外侧面靠其下端位置还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第二定位块,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均为竖直设置的l形结构,且其水平边一端均与所述上壳体的对应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其竖直边一端均竖直向下延伸,并均超出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所在水平面;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对齐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上,且将第二定位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第一定位块上,再通过螺栓分别将第二定位块与对应第一定位块螺接固定,进而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螺接成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对于漏电感应器正下方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在所有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且与所述上壳体水平横向滑动连接,进而通过绝缘层对漏电感应器进行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右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右内侧面对应位置抵紧插接,且在其左侧面还水平对齐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左侧面水平垂直延伸出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并在其超出上壳体部分的上下两侧还水平对称设有限位板,每一所述限位板均为长方形结构,且其右端面分别与所述上壳体的左外侧面对应位置垂直焊接固定,并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方;在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销轴,且所述销轴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贯穿上面一个所述限位板、固定块以及下面一个所述限位板,进而对绝缘层的水平横向滑动进行限位;在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相对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还垂直设有把手,进而通过把手对绝缘层进行抽拉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断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辊的辊面为圆柱形结构,且在其辊面中间位置沿其圆周方向还嵌入式同轴心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宏飞,蔡晓燕,冯志群,孙柳依,石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