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221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涉及层状蜂窝结构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板、负泊松比夹芯层和第二连接板,负泊松比夹芯层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负泊松比夹芯层包括若干双箭头装配结构,双箭头装配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长折板和短折板;长折板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长箭头单元,短折板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短箭头单元,双箭头装配结构中长箭头单元和短箭头单元一一对应;长箭头单元包括两个一端连接的长板,两个长板上均设置有在长板的侧面开口的第二卡槽;短箭头单元包括两个一端连接的短板,两个短板上均设置有在短板的侧面开口的第三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二维冲击过程中可实现自锁,有较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状蜂窝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领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所用材料/结构的性能需求也日益提高。发展高性能、轻量化的新型结构成为发掘材料新功能、引领产业新方向,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突破稀缺资源瓶颈的有力手段之一。

2、由于负泊松比效应,拉胀蜂窝结构具有诸多独特的力学性能,如较好的承载性能,超常弹性常数和优越的抗冲击性、能量吸收性能、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等。优越的力学性能使其在众多工程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3、现有的拉胀蜂窝结构具有复杂的人工设计微结构,申请号202010198312.3的一种二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及其嵌锁组装工艺,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x轴方向等距平行排列分布若干行,第二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y轴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成若干列,在元件交叉位置进行开槽,组装嵌锁。在堆叠过程中,减少层与层之间的粘接,降低装配过程中产生的装配误差,提高结构的抗压强度。然而,二维双箭头元件本身具有难以利用传统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和制备的问题,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9)、负泊松比夹芯层和第二连接板(10),负泊松比夹芯层位于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之间,负泊松比夹芯层包括若干双箭头装配结构,双箭头装配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长折板(7)和短折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长箭头单元中两个长板(1)对称设置,两个长板(1)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θ1,短箭头单元中两个短板(4)对称设置,两个短板(4)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θ2,90°>θ2>θ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板(1)和短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9)、负泊松比夹芯层和第二连接板(10),负泊松比夹芯层位于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之间,负泊松比夹芯层包括若干双箭头装配结构,双箭头装配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长折板(7)和短折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长箭头单元中两个长板(1)对称设置,两个长板(1)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θ1,短箭头单元中两个短板(4)对称设置,两个短板(4)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为θ2,90°>θ2>θ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板(1)和短板(4)的厚度为t,双箭头装配结构中长折板(7)的下端和短折板(8)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s3,其中,s3>t/2sinθ1+t/2sinθ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双箭头装配结构中,其中一个双箭头装配结构的长折板(7)的上端与另一个双箭头装配结构的短折板(8)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s1;其中,s1>t/2sinθ1+t/2sinθ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箭头装配式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双箭头装配结构、第二双箭头装配结构和第三双箭头装配结构依次连接,第一的双箭头装配结构的长折板(7)的上端与第三的短折板(8)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s2,其中,s2>t/sin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一林吴新鑫于超宋迪林桂萍邵永波王清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