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219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2
本技术涉及加湿除静电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固定有雾化器,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内部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固定有第一阀门。在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先将外接水源通入进水管,打开第一阀门向壳体内注水,之后打开雾化器,雾化器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启动进气扇,进气扇通过进气孔向壳体内吹风,水雾从排雾孔排出,排雾过程中若出现排雾滴水情况,收集斗收集排雾孔滴落的水滴,并通过回流管输送进壳体内进行重新利用,这样防止了水滴滴落在装置和工作区域的地面上形成水渍,降低了装置损坏和工作人员滑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湿除静电的,具体为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印刷设备在印刷过程中,如果空气湿度小,纸张受到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导致印刷面受静电影响而产生打印偏差,加湿除静电装置便是一种加湿雾化器,利用电子高频震荡使雾化片产生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由此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印刷设备产生的静电。

2、例如公开号为cn213920228u的中国专利,一种用于作业本印刷过程中的加湿除静电装置,包括:机体、进水管、导流管、防淋送雾管,导流管竖直固定在机体上端,防淋送雾管横向嵌套在导流管末端,机体内设有触摸屏、电源、控制板、变压器、风机、导风板、雾化器,电源、控制板和变压器相互连接,风机固定在机体顶端,雾化器设在机体内部的后端区域。

3、上述方案中,下排管由升雾板底端连通到横管外侧,使得水雾可以从下排管向下排出,然而水雾在排出过程中,会有部分水雾沾挂在下排管的内圆壁面。从而导致出现如下缺点:水雾通过下排管排出,部分水雾会沾挂在下排管的内圆壁面,当沾挂的水雾过多则会出现凝聚下滴的情况,水滴长期滴落易在装置表面和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有雾化器(2),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孔(3),所述进水孔(3)的内部固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通固定有第一阀门(5),所述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6),所述壳体(1)的内壁后侧固定有若干个进气扇(7),所述进气扇(7)与进气孔(6)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壳体(1)的顶面连通固定有排雾管(8),所述排雾管(8)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排雾孔(9),所述壳体(1)的顶面连通固定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的顶端连通固定有收集斗(11),所述收集斗(11)位于排雾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有雾化器(2),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孔(3),所述进水孔(3)的内部固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通固定有第一阀门(5),所述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6),所述壳体(1)的内壁后侧固定有若干个进气扇(7),所述进气扇(7)与进气孔(6)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壳体(1)的顶面连通固定有排雾管(8),所述排雾管(8)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排雾孔(9),所述壳体(1)的顶面连通固定有回流管(10),所述回流管(10)的顶端连通固定有收集斗(11),所述收集斗(11)位于排雾孔(9)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湿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威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科技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