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尤其是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
技术介绍
1、目前已有使用氨作为燃料的船舶订单。使用氨作为燃料相较于传统的使用重油或其它新型燃料如lng,甲醇,lpg等,其本身不含碳、硫及其它颗粒物的特性使船舶极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9%的硫排放,减少99%的细小颗粒排放,也将在eedi的表现上提高20%。氨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视作为终极的绿色能源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使用氨作为一种有毒的燃料对于船舶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目前imo尚未出台关于使用氨作为燃料的指导文件,但各大船级社已推出氨燃料船舶的入级符号,其中针对氨的毒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2、在氨燃料船舶上,氨燃料的处理分为燃料舱的蒸发气处理系统以及燃料供应的处理系统,这两套系统一般布置在靠近燃料舱的一个房间内。但对于一些燃料舱距离机舱较远的船型,如双岛布置的大型集装箱船,布置在前岛下方,而机舱位于后岛下方。此时若将蒸发气处理系统以及燃料供应的处理系统布置在燃料舱附近,由于前后岛之间的距离很长,会导致燃料气态及液态供应管过长,供应管内部氨燃料温度压力不易稳定,以及吹扫排空过程中导致大量氨燃料释放的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影响船员健康。
3、目前,业内的设计未专门考虑长距离的燃料供应管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燃料的供应状态问题,一个是这段管子内的残余燃料如何拍出的问题。
4、第一个对于lng动力船很容易解决,燃料都是气态供应,而且一旦气化后不会再液化。但氨
5、第二个问题对于lng动力船也很容易解决,直接释放至大气即可。但氨不允许释放至大气,虽然有专门的回收系统但还是需要尽量减少供应管内的容积,否则回收系统的工作负荷会很高。
6、目前,关于替代燃料船的布置方案专利很多,但基本上是与lng船类似的布置,没有提到前后燃料处理间的方案,对于长距离的燃料供应管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说明和解决。并且目前而言没有大型氨燃料动力船的实船订单,实船布置方案未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燃料舱距离机舱较远的船舶,将燃料舱的蒸发气处理系统以及燃料供应的处理系统分别布置在两个房间,从而仅需一根从燃料舱区域至机舱区域的氨燃料输送管,这段燃料输送管可不需要进行吹扫。避免了长距离的燃料供应管导致的氨燃料供应状态不易控制,以及管内存液量过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可应用于适用于燃料舱距离机舱较远船舶的,如双岛布置的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油船,散货船等。该布置方案包括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的布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包含燃料舱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其中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氨燃料舱上方,第二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机舱上方;第一燃料处理燃料舱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燃料间至第二燃料处理间直接用一根液态氨燃料管子连接。
3、优选地,燃料舱接管处所布置有氨燃料输送系统及氨燃料透气系统,其中氨燃料输送系统用于将液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二燃料处理间,氨燃料透气系统用于将气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一燃料处理间。
4、优选地,第一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蒸发气处理系统,用于将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气或含氨空气排出室外。
5、优选地,氨蒸发气处理系统包括氨气压缩机、氨气冷却器,氨气吸收装置。
6、优选地,第二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燃料供应系统,用于将液氨的温度压力调整至主辅机所需的状态。
7、优选地,氨燃料供应系统包括液氨高压泵、液氨加热器、液氨强制蒸发器、气态氨燃料缓冲罐。
8、优选地,第二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燃料吹扫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或吸收第二燃料处理间至各氨燃料用户的管子内的残余氨。
9、优选地,燃料舱接管处所与第一燃料处理间直接相邻,避免气态氨燃料管子穿过其它区域;燃料舱接管处所至第二燃料处理间的液态氨燃料管子布置于船舶开敞甲板,双层底或舷侧空舱中。
10、优选地,液态氨燃料管子使用真空双壁管,用于避免外部传热导致管内液态氨吸热气化。
11、优选地,燃料舱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均设置有带氨浓度监测及洗涤功能的排风系统,用于避免氨泄露后造成船舶环境污染。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用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将两根长距离的氨燃料气态及液态供应管合并为一根氨燃料输送管,避免了管内存液过多且频繁需要吹扫导致的氨气大量排放,有效保障了船员的身体健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舱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其中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氨燃料舱上方,第二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机舱上方;第一燃料处理燃料舱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燃料间至第二燃料处理间直接用一根液态氨燃料管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舱接管处所布置有氨燃料输送系统及氨燃料透气系统,其中氨燃料输送系统用于将液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二燃料处理间,氨燃料透气系统用于将气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一燃料处理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蒸发气处理系统,用于将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气或含氨空气排出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蒸发气处理系统包括氨气压缩机、氨气冷却器,氨气吸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燃料供应系统,用于将液氨的温度压力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燃料供应系统包括液氨高压泵、液氨加热器、液氨强制蒸发器、气态氨燃料缓冲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燃料吹扫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或吸收第二燃料处理间至各氨燃料用户的管子内的残余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舱接管处所与第一燃料处理间直接相邻,避免气态氨燃料管子穿过其它区域;燃料舱接管处所至第二燃料处理间的液态氨燃料管子布置于船舶开敞甲板,双层底或舷侧空舱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液态氨燃料管子使用真空双壁管,用于避免外部传热导致管内液态氨吸热气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舱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均设置有带氨浓度监测及洗涤功能的排风系统,用于避免氨泄露后造成船舶环境污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舱接管处所,第一燃料处理间以及第二燃料处理间,其中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氨燃料舱上方,第二燃料处理间布置于机舱上方;第一燃料处理燃料舱接管处所及第一燃料处理燃料间至第二燃料处理间直接用一根液态氨燃料管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舱接管处所布置有氨燃料输送系统及氨燃料透气系统,其中氨燃料输送系统用于将液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二燃料处理间,氨燃料透气系统用于将气态氨燃料输送至第一燃料处理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蒸发气处理系统,用于将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气或含氨空气排出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蒸发气处理系统包括氨气压缩机、氨气冷却器,氨气吸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离式燃料处理间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处理间内布置有氨燃料供应系统,用于将液氨的温度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旭诚,刘英良,马超超,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