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明专利>正文

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158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利用新型应答器的地面和车载设备的组合,当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功能时可称为应答器计轴设备,采用新技术优化性能,简化设备种类,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列车中间车辆安装应答器车载设备实现冗余的列车占用检查、车辆定位、施工现场防护等,实现多种功能,应用不同场景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利用新型应答器的地面和车载设备的组合,当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功能时可称为应答器计轴设备,采用新技术优化性能,简化设备种类,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列车中间车辆安装应答器车载设备实现冗余的列车占用检查、车辆定位、施工现场防护等,实现多种功能,应用不同场景和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列控系统设备种类繁多,维护难度大,成本高,实现自动驾驶难度较大,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很难,通过简化列控设备,采用统一通用设备搭建列控系统并很好支持自动驾驶和车站无人管理,因此需要一种可靠、低维护量、相对成熟的技术实现车地双向通信、列车定位、列车占用和完整性检查、车辆信息管理等,以及应用此技术构建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

2、现有的应答器系统存在下述问题:

3、目前地面应答器分为无源应答器和有源应答器,无源应答器用于向车辆提供固定数据如线路数据等和绝对定位信息,有源应答器用于向车辆提供可变数据如接车进路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不能实现列车占用检查等功能;

4、目前有源应答器与leu间c接口数据传输采用的是dbpl编码方式的电信号传输,传输距离有限,标准要求放置于车站的进站口和出站口;leu与地面控制设备如列控中心间s接口采用的是rs485通信,通信距离也受限;因此有源应答器满足不了布置于线路区间的远距离通信要求;

5、虽然部分文献提出了通过改造有源应答器实现双向通信功能,仅理论提出a接口双向通信、c接口和s接口下行通信,但上行报文是预先存储于leu设备内,通过leu与地面控制设备的通信从而实现选择leu存储哪条报文用于传输,不具备上行数据传输功能;

6、现有双向通信应答器方案是参照已有技术,存在成本高、设备多的问题;一方面只能应用于非机辆模式列车,另一方面没有解决具备双向通信的有源应答器放置区间的远距离传输的要求等;

7、现有交叉感应环线一般用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定位、地面设备的列车位置追踪等功能,在设备冗余、列车首尾冗余等未有考虑。

8、经专利检索,与本专利技术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专利:

9、申请号为“cn201810736831.3”、申请日为“2018.07.06”、公开号为“cn108639104a”、公开日为“2018.10.12”、名称为“一种基于通信的轨道占用检查系统”、申请人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磁浮等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通信的轨道占用检查系统,包括轨道占用检查中心设备、安装在轨道区段的每个端部附近的应答器、安装在列车上的车载设备以及用于车载设备与轨道占用检查中心设备之间通信的通信系统;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车载主机、应答器天线和无线电台。本专利技术利用应答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构建一个车地协同的新型轨道占用检查系统,在铁路沿线只需安装应答器,将轨旁器材数量降低到最少,而且这些轨旁器材可以都是无维修的、无源的器材,无需敷设线缆,因此,地面工程量小、实施容易,信号专业维护工作量小,对工务部门的轨道维护作业影响也很小。

10、上述专利采用应答器方案的列车占用检查只是针对现有的无源应答器或信标进行,功能单一,在降级模式下需要另外设备如计轴来进行列车占用检查,同时车地无线通信故障后没有冗余车地数据传输通道,影响列车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新型应答器系统(或应答器计轴设备)的车载和地面设备的组合,采用新技术优化性能,实现多种功能和应用于多种场景和系统。

2、新型应答器系统实现的功能可参照专利(cn 2023114332980、cn202310214326.3、cn202211216276.4、cn 202310164595.3、cn202211608887.3、cn202211114178.x、cn202210984166.6、cn202111035613.5、cn 202310573756.4、cn202310847064.4、cn202310896016.4、cn202310987740.8、cn202311082222.8),新型应答器系统设备的组合或配置可由现场条件决定。

3、新型应答器采用的方法可应用于感应环线、信标等设备。

4、新型应答器车载设备具备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或/和下行能量波,可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或/和上行能量波,可与列控车载设备通信交互数据和状态;新型应答器地面设备具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和上行能量波,可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或/和下行能量波,可与地面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方式交互数据和状态。

5、新型应答器系统通过提供车→地和/或地→车的通信链路实现所述功能。

6、车载控制设备可通过列车各端车载冗余接收天线或车载应答器接组合(车载应答器收发装置或车载应答器查询装置)设备经过地面应答器时,可通过冗余车载天线或组合车载设备间距离以及两者接收上行链路应答器数据间隔时间,从而可计算出列车通过速度;或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地面控制设备可间接获取冗余车载天线或组合车载应答器设备上行链路应答器数据接收间隔时间,通过预先存储的冗余车载天线或组合车载设备间距离,计算出列车通过该地面应答器时的速度;或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地面控制设备可间接获取车载应答器经过地面应答器组上行链路应答器数据的接收间隔时间,通过预先存储的地面应答器组间距离,计算出列车通过该地面应答器组时的速度。

7、列车在初始确定列车摆放方向,在随后运行过程中,车载应答器设备可通过各端配置冗余应答器天线、或应答器组合(如车载应答器收发装置+车载无源应答器/车载应答器发送装置)方式,通过车载冗余应答器天线或车载应答器组合或首尾车载应答器接收地面应答器上行数据顺序、获取列车占用的股道,车载控制设备可实现列车运行方向识别;列车在初始确定列车摆放方向,在随后运行过程中,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车载控制设备可间接通过应答器下行数据获取车载冗余应答器或车载首尾应答器或冗余车载天线经过地面应答器的顺序信息、获取列车占用的股道,车载控制设备可识别列车运行方向;列车在初始确定列车摆放方向,在随后运行过程中,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地面控制设备可间接通过应答器上行数据获取车载冗余应答器或车载首尾应答器或冗余车载天线经过地面应答器的顺序信息、获取列车占用的股道,地面控制设备可识别列车运行方向。

8、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车载控制设备可间接通过应答器下行数据获取车载应答器顺序经过地面应答器组信息、获取列车占用的股道,车载控制设备可识别列车运行方向;可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地面控制设备可间接通过应答器上行数据获取车载应答器顺序经过地面应答器组信息、获取列车占用的股道,地面控制设备可识别列车运行方向。

9、在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时,新型应答器车载设备可独立从列车完整性检查设备或车辆获取列车完整性状态,进而形成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含列车完整性状态、列车标识如车次号、列车首尾标志、车长等信息,地面控制设备获取列车完整性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2.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3.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4.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7.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2.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3.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4.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新型应答器实现的功能及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