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156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旨在通过集成先进的环境响应材料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建筑外墙环境的动态调节和管理。该系统包含一个多层构造的幕墙模块,集成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外部透水层、保温隔热层、结构支撑层、内部装饰层及电致变色材料构成的智能材料层。系统的环境监测模块配备多种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外部和室内的环境参数。基于这些数据,智能处理模块生成热控指令和排水指令,调整智能材料层的透明度和排水阀门的开合度。排水模块进一步增强了系统对极端天气的适应能力。此外,远程通讯模块允许系统与第三方系统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提升了系统的用户友好度。该系统为建筑提供了一种能源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幕墙系统作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内部空间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任务。传统的幕墙系统主要通过静态的物理层次结构来实现隔热、隔音和防水等功能,如采用双层玻璃和特定材料的保温隔热层等。然而,这些传统系统往往无法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节其性能,例如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主动调整光照和热量的透过率,以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舒适度。

2、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缺乏灵活性和智能化,无法实现对室内外环境变化的实时响应。例如,无法在日照强烈时减少太阳光的直射,或在低温环境下增强保温性能。此外,传统幕墙系统的排水设计通常是被动的,不能根据降雨量的变化调整排水速率,可能导致雨水积聚或内部渗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舒适性。

3、因此,亟待研发一种新型的建筑幕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以提高建筑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度。

2、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使用一个训练过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智能材料层的目标透明度以及排水阀门的目标开合度;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层、环境状态识别层和胶囊网络决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层中使用的循环神经网络具体是一个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所述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包括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和第二双向LSTM单元层;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包括正向LSTM单元和反向LSTM单元,所述正向LSTM单元和反向L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使用一个训练过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智能材料层的目标透明度以及排水阀门的目标开合度;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层、环境状态识别层和胶囊网络决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层中使用的循环神经网络具体是一个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所述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包括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和第二双向lstm单元层;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包括正向lstm单元和反向lstm单元,所述正向lstm单元和反向lstm单元均具有128个隐藏神经单元;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用于接收输入的环境参数的时间序列数据;所述第二双向lstm单元层与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相连,采用与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相同的结构实现;所述第二双向lstm单元层接收所述第一双向lstm单元层的输出作为其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建筑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中嵌入了一个自适应时间窗口机制,所述自适应时间窗口机制用于在每个处理周期开始前,基于过去与当前环境参数的变化率自动调整所述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中的正向lstm单元和反向lstm单元处理数据的时间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谭晚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